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在书上读到的,因为我正在读张岱的《湖心旁看雪》,就感觉很应景。
其实明清的才子数不胜数。如“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唐寅;“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的徐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袁枚;“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的李渔......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赫赫有名,但张岱,生来注定就是传说。
张岱是个有钱的公子哥,实打实的富五代,显宦门第,簪缨世家,锦衣玉食,养尊处优。自幼爱好无数,迷恋一切美好的事物。
痴美食
张岱有三不吃:非时鲜不吃,非特产不吃,非精致烹调不吃。
秋风起时,便与好友成立蟹会,相约午后轮流做东设蟹宴。此蟹宴可不是单纯的吃螃蟹,而是以螃蟹为主角,肥脚鸭,朱乳酪做配角,再衬于玉版似的白菜,辅以新余杭白,餐后来一盏极佳兰雪芽,真真是神仙似的生活。
张岱嗜橘,且只吃樊江陈氏的橘子,他要亲自去橘园挑选,买来后用金城稻草或燥松毛包裹着,放入黄砂缸里,十天换一次,这样可以一直保鲜到次年三月底。
张岱喜食乳酪,为此居然养了一头牛,自己qin自动手做乳酪。味道佳妙得引得甜品店老板亲自上门讨取秘方。
痴茶艺
张岱精通茶道,曾为钻研茶道,他曾在茶道大师闵汶水老先生家等到深夜。并掌握了一口品水的绝技,只要抿一口,就知道是哪里的水。不仅会品茶,还会制茶,一不小心炮制出来的兰雪茶,逼得当时号称茶界首位的松萝茶自动退位让贤,传为一时佳话。
痴戏曲
作为一个标准的公子哥儿,张岱还醉心戏曲。从祖父开始,祖孙三代,养了六个戏班子。这使张岱理所当然地成了资深戏迷,几乎无一日不在丝竹声中度过。
崇祯二年中秋,张岱经镇江去兖州。船至金山寺,已是二更时分,张岱来到大殿,发现四处静悄悄、黑漆漆,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张岱突发奇想,在这样的地方,就应该唱梁红玉击鼓大战金山啊!于是一声令下,锣鼓喧天,灯火通明,随船的伶人唱起了这出戏。被惊醒的僧人们揉着眼睛有滋有味地看了几出戏,然后目瞪口呆地看着众人飘然离去,不知是真是梦,是人是仙。
如此率性之事,也只有张岱能做的出来了吧。
痴精舍
在《陶庵梦忆.梅花书屋》中,张岱这样介绍了他的宅子:
“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这些既是张岱读书的地方,又是张岱的秘密花园,展示了他极强的审美天赋,极高的个人品味,以及极雅的生活情趣。
有人说,贵公子精通吃喝玩乐,不足为奇,不过仗着两个臭钱罢了。 可是,如果这个公子哥儿在玩物丧志之余,还好弄笔墨,写得一手绝世好文章,那就不免令人惊艳了。
一篇《湖心亭看雪》,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它既展现了张岱的绝世才华,也流露了张岱骨子里的执着与深情。 张岱写下此文的时候,明朝早已灭亡了,清朝也已建立了二三十年。可他并没有沿用清太宗皇太极的年号——天聪六年,而是使用明朝旧历——崇祯五年。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落笔时,不知饱含张岱多少故国之思?
除了精吃喝、善品茗、恋戏曲、好精舍,张岱还喜欢斗鸡、蹴鞠、华灯、烟火、弹琴、古董…… 总之,但凡享乐的事情,张岱就没有不爱的,而但凡喜爱的一切,他总能做到极致。除了天资聪颖,大抵是因为一个痴字。
但,如果张岱一直在繁华靡丽的世界里恣意狂欢,闲了就喝喝茶,写写文章,那么,他最多不过就是个公子中的才子。
命运的转折点在张岱四十八岁出现,那一年,清兵的铁蹄踏入山海关,明朝灭亡。 当时,很多忠义节烈之士纷纷殉国,很多贪生怕死之徒转投新主,而张岱,这个终夜举着华灯唱游的贵公子,则做了一个惊世之举——披发入山,著书立说。
此后余生,张岱都在还原昨日,重塑崩塌的世界。 明朝亡了,他写《石匮书》,西湖毁了,他写《西湖梦寻》,繁华的昔日没了,他写《陶庵梦忆》…… 曾经所有一切的美好,都从他的笔下再现、重生。 文人张岱,在用另一种方式,紧紧守护着旧梦故国。 其实,如果他愿意,只要转个身,向新朝俯首称臣,就可以继续做他的张公子,过逍遥快活的日子。 可是,他虽是公子哥儿,虽然学剑不成学仙不成,学农学圃都不成,被人呼做废物、败家子,但却有气节。 当 当国破家亡,他毁家产,举义旗,招募五千余人,投奔鲁王麾下抗清复明。 当复明无望,他避入深山,身边只有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在臼米挑粪,忍饥挨饿之余,一门心思著书立说。
他甘愿放弃繁华富贵,守着一盏孤灯,用一支枯笔,写下深情往事。虽然字里行间轻描淡写,一派轻松,但背后藏起的辛酸总是令人忍不住谓叹。 全仗着他的一点痴心,我们才得以翻开那一幅绵长的画卷,知道那一日的花,那一夜的雪,那一年的烟火,曾经如何在大明的夜空绮丽地盛放。 朝代的更迭,既毁了张岱,又成全了张岱。一代公子哥儿,最终活成了绝世才子。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是骨子里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