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从小时候开始,大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懂事”。
是啊,你要懂事,要体谅他人的辛苦,要关心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照顾比自己弱的人。
懂事是很重要的一种修养。
你不可以自私,不能粗俗,不能任性,这样的话你会交不到朋友,也会没人喜欢。
而现在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其实也还是小小的以带着无奈的心情去赞同的。
太懂事,太善解人意的人,连你悄悄地情绪起伏波动他们都能感受到。他们还很会照顾人,跟他们在一起相处你会觉得很舒服,他们甚至会帮你把很多事情都考虑好。
他们一直都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他们自己难过,受伤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会自己消化。运动,写日记,做很多很多事情来聊以安慰。
因为善解人意,所以没人关心你的苦恼和泪水。我想这大概是所有倾听者的苦恼吧。
没错啊,从小到大,总是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有一部分朋友他们不开心了,总是想要找你来倾诉,而你就安静地听他们说,并且会给予安慰。他们说完了,疗伤完毕了就会走开,有时候,等到他们再次联系你的时候,又有可能是他们又受伤的时候。于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你好像学会了理解别人,能听纳更多人的意见和声音,包容更好。
可是,不知不觉中你成了别人情绪的垃圾桶。
你对别人总是一副很成熟的样子,细心又耐心的感受着他们的抱怨或是得意洋洋。但他们却没有反过来想想,你是不是也需要被理解,被包容。
有时候你太懂事了,太善解人意了,以至于没人在乎你的感受,你的五彩斑斓亦或是荒草丛生,始终都是无人问津的。
小时候大人所谓的“要懂事”不过是教你怎么快速成长。成长的方式有很多种,委屈也是其中一种。跟上面善解人意的类型不同,虽然从小听多了这些话,但我从来都不是这一型的。
回到主题“不气盛,怎么叫年轻”。
气盛,说得不是脾气大,而是对未来不失期望,对正义不失迷茫,对成功不失彷徨,对原则不失方向。我很喜欢一篇文章叫《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特别跌宕起伏但我却看的荡气回肠,我今年22岁,正是走在人生岔路口的时期。
对于工作,我从不认为做什么工作应该低声下气,忍气吞声的受委屈。我从不认为扫地大妈应该再“弯腰”,从不认为服务员就应该忍气吞声的接受各种辱骂,从不认为保险业务员就应该被各种无理刁难。是,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我承认。但受委屈的程度,不能没了原则。
无论是谁负了我们选择隐忍和善良是我们打造无愧内心灵魂的最佳归宿,但不可以失去自己的原则,否则便成了懦弱,这也不是我们需要的。你的善良,你的善解人意,你的隐忍,你的委屈,会有人读的懂,时光过去,内心安然。别人可以怀疑你的善良,也有可能会误会你的善良,但善意的去面对,前提是有原则。
杰弗逊说:“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功夫抱怨时间不够。”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是一样。把你的时间花在值得的事情上,值得的人身上。那些一味地浪费你的时间的,或是不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统统不要浪费宝贵时间。
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时间就是尊重自己的时间。约会的时候别迟到,学习的时候别偷懒,珍惜时间,珍惜青春。
人在不同的年纪,会遇到不同的世界。
五岁时,世界是玩具店,甜品店,游乐场。
到二十五岁时,商场,酒吧,电影院的门打开,玩具店的门就关上了。
到了五十五岁,茶馆,古玩店,棋牌室的门打开,酒吧的门就关上了。
再到七十五岁,公园,医院,花鸟市场的门打开,其他的门就关的差不多了。
很多门,开着时若不进,关上了,就进不去了。只是我们察觉不到,那些门,在一扇一扇关闭。
在我们的意识里,玩具店,酒吧,美妆店永远都在那里,只要你想进,随时。
而事实上,错过了合适的年纪,你可能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去体验,一不留神,就已经被拒之门外。意识到时,心里难免遗憾。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体验。把每一天都活得痛快淋漓,才能在走完这一生时,回头想想,觉得这辈子没错过什么不亏。
木心说,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愿我们在老去的那一天都能安然的说出这一句。
我是刘阿端,风一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