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THAT》节选(五)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s I AM THAT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I AM THAT》节选
Miguel-Angel Carrasco---摘录自《I Am That》
(165)
要明白,渴望“称心如意”,期待“幸福快乐”并不是乐事。看清楚,种种渴望和期待,种种恐惧和担忧都产生束缚奴役。通过“不偏不倚,不取不舍”的冷静超然,从各种渴望,期望和恐惧中解放出来就是轻松自由。苦与乐是两个极端,是“至福之海”的波谷波峰。在表面的波浪之下,这大海深处(内心深处)是绝对的安全,无限和满足。
(145)
苦乐始终在一起,是一体的运行。超脱其一,就意味着超脱这两者。如果你不看重享乐,有没有喜乐你都根本不在乎,也不介意,那么你也就不会害怕痛苦。但此时有一个洒脱的完全放心的轻松感,这轻松感是存在于苦乐两者背后的,完全超越于苦乐两个极端的。
(82)
每一个事物都是至福,我的体验就这样。但对“至福极乐”的渴望期待,导致了痛苦烦恼的产生。于是极乐至福就成了痛苦烦恼的根源。这痛苦的宇宙是由欲望渴求和期待所生的。(对极乐的欲望,诞生了这个痛苦的宇宙,因为在这个欲望背后隐含着,你迷失了自我本性---[存在-觉知-至福]。你把真正的你,颠倒想象成“非你”。于是你投射出这个“非你”的痛苦悲惨的世界,从“非你”中来寻找你自己。等到你发现这世界非你,你明白你自身本性就是至福,于是这游戏就结束了)丢弃你对享乐的渴望欲求,那么你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痛苦。
(468)
身体和心智的正常状态和用途是(去直接感受)强烈的轻松舒适感。把身体和心智用于搜寻和追求享乐,就是颠倒的。当心智从事于极力维护身体,轻松感就丧失了。重新恢复这轻松感的渴望,使得心智开始追求享乐。想要快乐是正当的,但经过努力奋斗和争取才能获得快乐,并且要努力抗争,来保护快乐稳固不失的方式,对于“真正的轻松舒适”来说,就是误入歧途,自我欺骗,这个方式是不可靠的,而且是有害的,破坏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别去努力让你自己快乐,还不如追问你自己,质疑你对“快乐”的极度追求本身。就是因为你认定自己是“不快乐”,快乐是不属于你本性的,所以才导致你渴望获得快乐。去研究一下,你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悲惨不幸。因为你在轻松舒适中去寻找快乐,你才悲惨不幸;在轻松舒适中自找苦吃,把苦带进快乐里,但你却认为你是苦中寻乐,以这颠倒,你因此把它叫做“世间的现实”;于是你随后极度渴望另一种“没有痛苦”的欢乐,你把这个“没有痛苦”的欢乐,叫做神圣之极乐。可是在你所谓的“现实”里,欢乐只不过是痛苦烦恼中的片刻喘息。
(485-6)
对生存下去,对活着的极度渴望,就是死亡的信使,就如同,对欢乐的热望是悲惨悔恨和伤痛的“施工图”一样。这尘世是一个痛苦烦恼和恐惧忧虑的海洋,充满了羁绊牵挂的焦虑,各种渴望的煎熬,求不得的挫败失意,以及欲求获得的希望完全破灭后的绝望。快乐就好像“鱼儿”,少的可怜并且迅速的游窜,快乐来的太少,消失的太快。一个愚蠢的低智商的人,反抗排斥所有明显的事实,相信他自己是个例外,并且认定---是这个世界亏欠了他的幸福快乐,是这个世界对不起他。但世界无法给予你,你认定它所没有的东西;这种观念的核心就是虚假的,不真实的,要想从虚假中得到真正的轻松舒适,显然是徒劳的,毫无意义的。它不可能是别的导致的。我们寻求真正的快乐,是基于我们把我们自己虚构成“不快乐”。快乐是我们真实的本性,除非我们认清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至福常乐,否则我们永远也不得安宁。
(145)
在痛苦烦恼中,那短暂的安心和宽慰,我们称之为喜悦轻松---我们对“永无尽头的持续喜乐”,有着白日梦一般的希望,并把它叫做“幸福”。这全都是误解,全都是颠倒妄想。
(472-3)
你就好像一个嘴里含着棒棒糖的孩子。你也许因为某一片刻完全沉浸在自我里,从而感受到轻松喜悦和安宁,但这足以让你很好的对比审视人们的脸色,感受到这痛苦烦恼的普遍性。即使你自己的轻松舒适都是如此脆弱易损,由于某个银行的崩盘,或者一次胃溃疡,在它们的摆布下,你自己这一点点幸福感是如此的短命。你这点幸福快乐感,只不过是在两次悲痛悔恨之间,那片刻的缓解,一个纯粹的间隔而已。真正的幸福绝不是脆弱的,因为它不依赖于因缘条件作用,不依靠环境境遇。
(486-7)
“寻欢作乐”依赖事物条件,“轻松愉快”不依靠条件。只要我们相信了,我们必须依靠种种条件才能让我们幸福;我们同时也就必定相信,当这些条件失去的时候,我们就必然悲惨不幸。心智始终是遵循依靠着它的各种信念来塑造它自己。所以由此可知,根本不需要“谋求幸福”的催促刺激来行为,让你自己确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点上,于之正好相反---“寻欢作乐”才是一个扰乱,它是心烦意乱,是对正常状态的一个滋扰损害,因为它完全是在增强放大“虚假”的信念---一个人想要幸福,就必须要去拥有,要去努力获得,要去竞争和奋斗;但事实上,这恰恰相反。为什么从根本上总要谈“幸福”呢?除非当你痛苦,悲惨不幸的时候,否则你不会考虑“幸福”。一个人他所声称的“现在我很幸福”,那只是在两次悲惨不幸之间的间隔而已,在过去的悲惨不幸,和未来的悲惨不幸之间。这个幸福感,只不过是因为在痛苦烦恼中暂时的宽慰所导致的兴奋感而已。真正的幸福是绝对自然的,毫不自我矫情做作的。它最好的反向表达是:“我没有任何过失罪错,根本不存在任何过失罪错,我没有任何要去牵挂惦记的,没有任何挂碍。”
(306)
一旦你抓住了真相,了解到这个世界是充满了扭曲苦痛的世界,这“出生”就是一场灾难,你就会产生强烈的催促和动力,去超越这一切,返回你真正的本质存在。寻欢作乐把你麻醉,昏睡不觉,唯有痛苦把你唤醒。如果你不想要痛苦悲惨,就别再昏睡下去了。对物欲享乐上的快乐无比,这追求使得你不可能完全彻底的认清你自己,因为幸福无比,本来就是你的完全本性。你必须去面对(你本性的对照)“反面”,了解“什么不是你”---“非你”---唯有如此,才让你觉醒。
(123)
看穿这“获取”的渴望和“损失”的恐惧所营造的束缚奴役。因为你认为你(作为个体)自身存在,所以你认定这“尘世”存在。假如你想象你自己和这世界是各自独立,割裂区分开的,那么世界就显现出与你的“分离和区别”,并且也因此,你将体验经历对“获得”的欲望,“求而不得的挫败失意”和“对减损丧失的恐惧焦虑”。我不把世界看成分离在我之外的,因此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渴望”和“恐惧”。
(474)
以“个体”的自我认同为中心,这“颠倒妄想”是导致苦痛磨难的根源。除此再无其它的原因。在这个世界里呈现出苦痛磨难,“颠倒妄想”的错觉是它唯一的真正根源---以虚假的“个体自我”为中心,“割裂”整体,追逐“个体利益和享乐”。
(381)
对这虚妄的客体“肉身”的自我认同,始终在产生着各种各样,花样翻新的求取欲望,而且这些欲望没有止境,除非完全彻底的看穿这个构成奴役束缚的机制和把戏。完全透彻的看穿了自我玩弄的这套把戏,就是解脱---除非你完全透彻清晰的看穿了它的根源,各种构造和各种运作效果,否则你不可能放下“求取的欲望”。
(505)
当渴望和恐惧终止,束缚奴役也就终止了。渴望和恐惧,它牵连着“喜爱和厌恶”复杂情感交织的模式,对此我们称之为性格和气质,它们一起产生束缚。别害怕消除了渴望和恐惧之后是什么。它只会让你去活出一个你完全没经历过的人生---更加强烈的热情和趣味,真的是放下一切,你就获得一切。
(489)
因为欲望和恐惧而去行为,这就是缠缚,因为“一体”之爱,由一体意愿而行为,则是解脱。
(356)
在印度教里,个体的“自由意志”观念是不存在的,完全虚假的,所以对此没什么可说的。个体自由意志是负债,是固着,迷恋,奴役缠缚。
(69)
所有欲求渴望都会让人不舒服,而且某些渴望会比其它的还要更令人痛苦。对任何渴望的一路追赶,都会始终带给你麻烦,挫折,障碍和烦恼。欲求渴望究竟是为什么呢?渴望从欲望中解脱,试图摆脱欲望的诉求,不会让你自由的(它本身就是欲望)。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你自由,因为你是自由本身。彻底看清你自己就是“无欲”的无限圆满本身,这就够了。
(259)
无欲即是恒常。所有的依附黏着都暗含着恐惧,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暂时的,不长久的。恐惧把一个人变成奴隶。对依附黏着的解除,不是训练来的;当一个人认清了他的真正存在,依附的超越是自然的自发。认清自我就超越于依附,欲求和恐惧。所有的欲望渴求都归于匮乏感,短缺不足感。当你认清了,你根本一无所缺,所有幻象都在你内,一切万有都是你,都是你的内在,把真实的你颠倒妄想成个体的你,它导致的匮乏不足感所引发的渴望欲求也就消失了。
(144)
一个人要去认清他自己,去认清他的[真实存在],那障碍他的,就是获取享乐的渴望,对烦恼痛苦的恐惧。离苦得乐的诉求是激励认清自我的促成因素,然而也是横在路上的阻碍。完全放下了一切诉求动机,全部诉求动机的完全脱落---这状态,毫无任何欲求发生,这就是最原本的本来状态。
(336)
一切诉求都要放弃,因为通过渴望诉求,你就以“你处于种种渴望状态里的匮乏形式”来呈现。当没有任何渴望诉求留存,你就还原到你无限圆满的本来状态。
(304)
一个人因为放弃所有无足轻重的次要愿望,从而进入最高状态。只要你还喜欢并且满足于那些无足轻重的欲望,你就不可能进入最高状态。无论你喜欢并且满足于什么,它们都会扣留你,阻止你的前进。一直到你认清所有现象的生灭变化,短暂和无常,认清它们是条件作用下的局限和限制,使得你彻底认清了一切现象的虚假性,条件限制性,短暂而极易变化的无常性,是不可能真正令人幸福圆满的;因此你把所有的活力都收敛聚集在一个重大的热望上,这可能是迈出的第一步,但这并非是人为“做”到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对“至高无上”那最诚恳的愿望本身,就是“至高无上”它自身所发出的召唤。不论是物质的或者精神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赋予你自由。一旦你完全彻底的了解到,你的束缚奴役,完全是由你自己虚构营造的,你停止打造那些捆绑你自己的铁链枷锁,于是你自由了。
(494)
停留在这样的状态上:毫无野心抱负,没有任何渴望,毫无掩饰和矫情做作,没有任何匮乏无力的脆弱感,不设防不戒备,直接了当,没有任何固定的确定性行为模式,独立独行,完全开放,完全接受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没有“个体自我”的利益诉求---要求所有一切都必须服从你的喜好或者利益,不管物质上,还是所谓的精神上。
(315)
个体自我对“名利”的追逐,以个体利益得失为中心,这是建立在了虚假的自我核心上。这样的虚假核心,使得你的日常生活,在欲望和恐惧之间来回振荡摇摆。专注的去细密观察,你就会观察到心智是如何联想的,如何假设出无法计数的名词概念和形式模样的,它们就好像一条河流在乱石之间布满的泡沫。对每一个行为活动进行这样的跟踪观察,都同样会追溯到它的“个体利己”的动机,专注的审视这动机,直到看穿(个体自我)它的虚妄性,它就消失了。一旦你看到---追逐“个体利益得失”的动机意图---就简单的放下,丢弃它,你不必“求真”;“真”会来找你。
(97)
一般性的欲求比较微弱,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以及内观”而被放下,但是那些强烈的,根深的愿望,鉴于它们整体条件作用的“缘熟”,所以无论是苦是乐,都必定被执行和体验。
(455)
当欲求渴望的虚假性被彻底认清时,无欲求的状态就会自发到来。你无须去和欲求搏斗。只要有悲痛和遗憾,最终它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一个朝向幸福愉快的内在催促。只须看穿,当你处于渴望欲求的状态时,是不会有任何轻松感,平和舒适感的。任何喜乐都包藏着苦痛烦恼,并导致你落入悲惨不幸。你很快就会发现,你根本不可能只保持一个,而不让另一个发生。
(456)
并没有任何东西阻挡障碍着你的解脱之路,障碍能够当下发生,只是因为你对其它事物有着更大的兴趣和热情。你不可能压制你的兴趣热情。你必须和它们相伴同行,然后去看穿它们,留心观察它们,它们会自我暴露出它们只不过是在“价值观念鉴别和评判”上的偏斜和错漏。
(351)
当你看穿了没有任何现象是真实存在,并没什么事物能构成真实伤害,所以没什么可怕的;此时毫无恐怖畏惧的状态就自发到来。当你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你只是不断的绕开人群。有些你会对面相遇,有些你只是朝他们瞥了一眼,但你不能停下。如果你停下来逗留在那儿,就会在人流中形成阻塞瓶颈。继续前进!完全无视各种“名相”,别沉溺在对它们的爱慕中;你的依恋和黏着,就是你的束缚奴役。
(344)
撕开那些---由“记忆”和“自我身份认同”纠结起来的种种束缚,那么“个体”的外壳就自发的被它自己打碎。这有一个“中心点”,它提供现实的一切感知,无论它感知到什么,都把事实真相传递给它。你所需要做的全部,只是去彻底了解到,你是现实的源头,是你在营造现实,而非现实营造你,是你投射给出现实,而不是接受现实的给予,从现实中真的有所得;事实上,你无须任何支撑和认可。事物能显现成它们那个样子,是因为你接受并承认它们是那个样子。停止接受和承认它们,它们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论你考虑什么,只要带着欲望或者恐惧,它们就以你认为“真实”的样子,呈现在你面前。毫无欲求,没有期望和恐惧的去审视事物,它就会失去它纠缠束缚你的力量。欢乐和苦痛都是随时会发生的,短暂的,并且会很快消失。无视它们,完全不介意,不在乎它们,要比采取行动来对治它们,来的更简单,轻松和容易。
(144)
放下欲求!在欲求后面跟着一个冗长的欲望队列,是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无休止的进程。把各种欲求,期待和恐惧都扔一边,无视它们,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主观主体上,对这主观主体来说,他自身就在“欲求,期待和恐惧”的各种体验背后。问自己:“谁在欲求?谁在期待?谁在渴望?谁在恐惧?”这一问就使得每一个欲望和恐惧,都能把你带回你的真实自我。
(338)
通过简单的放弃,自由解脱就到来。所有占有物都是束缚奴役。倘若你没有把它们放下的那个力量和智慧,就单纯的审视观察你的占有物。你纯粹的单纯观看,就会把它们看穿。倘若你能够以超越心智的位置,站在心智外面,你会很快发现,最明显的有效做法,就是直接的,完全放弃占有物和各种渴望诉求。你营造了这个世界,随后你就挂念它,对它产生担忧和焦虑。颠倒了你自己本来的普遍一体性,而把你看到的局部现象认同为“个体”的你,于是你对这渺小的个体自我,产生匮乏感,追逐个体利害得失让你变的虚弱无力。假如你认定你拥有优势,拥有力量和胆量去满足你的欲望,这仅仅是因为你还年幼,毫无挫折体验。对目标的渴望和期待,始终在破坏“去获得它的手段”,并且随后它自己也枯萎消失,从期待和渴望变成失望和绝望。
这样的遭遇是最好的教导,因为它教导你,避免陷入欲望的牢笼。放弃---没有任何动作要做。只不过远离你的心智,这就够了。欲望渴求,纯粹是心智固着在某个概念想法上,执着在某个观念上。通过拒绝对它的关注,就从这概念的丛林里脱身而去。无论什么样的概念都可能导致欲望或者恐惧(你并不是被这些概念弄糊涂的,颠倒的是你把这些概念当成了你),用不着研究它们是什么。它们散布在各处,你有时一不留神又掉进去,这没什么,无所谓的。收回你试图对治修理它们的企图(回溯并看穿你的动机---你要修理对治它们就是在认同它们为真,把它们认同为你自己---它们不是你,你要对治谁?你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认清你自己,看穿它们非你),直到你可以完全自发的,不假思索的,轻而易举的无视任何渴望期待和恐惧,不介意,不在乎任何反应。
(349)
无论何时,出于欲望或者恐惧的某个想法或者情感,突然出现在你的心智里,仅仅“无视他们”,转过头去不理它们。我没告诉你去镇压它们,抑制它们升起。只是不理睬它们;拒绝关切,根本不把它们当回事。
(211-2)
让你的渴望变的更宽广浩瀚巨大,一直大到只有“真实存在”才能满足这渴望。一般的愿望,并没什么错,只是它太狭窄,太小家子气了。渴望就是热爱。务必把全部热爱投入在“真实存在”上,投入在那无限的“存在”,那恒常中心上。你所热望的喜乐就在那儿。为什么?因为你热爱你自己。全力的充满智慧的热爱你自己。愚蠢的爱你自己就颠倒了,所以才给你带来苦难悲惨。充满智慧的爱你自己。无论是放任还是严格,其实都出于同一目的---去带给你快乐。放任是愚蠢的方式,严格是智慧的方式。一旦你已经完成了某种经历的全部体验,就不去再一次的重复经历它,这就是严格。回避任何毫无必要的体验,这就是严格。不去过早的预测和期待喜乐,不去过早的预先设想痛苦,这就是严格。时刻留意自己,控制自己,不去认同各种事物现象,这就是严格。欲求渴望本身并没什么错。错在你认为---这些选择和决定是“你做的”,错在你认为你是“做者”。误认为某些小事情---饮食,性行为,权力,名望---会带给你幸福快乐,这就是你对你自己的自我哄骗。(这些事物都只是感知到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认同为自己,以为是这些现象带来快乐)唯有你那浩瀚而甚深的“真实自我”,能够使你真正恒久的幸福。
(487-8)
你真正的真实家园是“空”,是“无”,空无内容,不可知,无智也无所有,无所得。当你睡觉时,沉入无梦深眠,是你面对它,最欢乐最愉快的时候。让你自己找到这个清醒的睡眠状态,那么你就会发现这状态和你的“真实本性”完全和谐一致。言辞表述只能带给你间接概念,这样的间接概念并不是直接体验。所有我能表达讲述的,就是指“真正幸福”没有前因,它无须任何理由和肇因,凡是无须任何理由和肇因的,才是犹如金刚,不可动摇,坚不可摧的恒常。这坚不可摧犹如金刚的不动恒常是“不可知觉的”,因为它不是现象。根本不意味着,它如同喜乐那样是“可知觉”的。可被知觉的都是变动现象---是苦乐这样的现象;对于免除“烦恼苦痛悔恨”,从烦恼苦痛中解脱的状态而言,凡能被形容和描绘出来的,都依然只是抗拒性的。(二元性的,试图保留一方面而抗拒另一方面)
(317)
除了你自身的本来[存在],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让你更快乐更幸福。对于幸福快乐的所有搜求都是痛苦障碍,而且导致更多的苦痛和障碍。唯一“名副其实”的幸福,是那原本的幸福---“[存在]自觉,自觉[存在]”的幸福。
(414)
这是我对你的全部恳请:去热爱你那完美的本来面目。拒绝相信你本身的匮乏无力---承认你的本来面目是无穷大,拥有无限时空,是坚不可摧犹如金刚的不动恒常,认清你本身根本不需要任何现象(一切可知觉的事物都是现象),你超越一切现象。
(145)
只有“返回真正自我”的愿望,除此之外,你不渴望别的东西,那么这愿望就必定会满足。但是你必须对自己“内在诚实”,真的不渴望别物。假如,在此期间,你渴望着其它的很多事物,并且从事于对它们的追逐之中,你“返璞归真”的主要目标就会被延误,除非你变得更清醒,停止在相互矛盾的欲望诉求之间纠缠拉扯。义无反顾的沉入内在,无视任何表面外在的事物。
(439)
你极为关心你自己所获得的幸福快乐,但是我正在告诉你的是:根本没有“获得”幸福快乐这回事。幸福快乐永远不是你“个人”求取所“获得”的,因为这个“我”根本不存在。我没说你不可企及;你必须超越你自己,唯有如此,你才会发现它。
(195)
当你对这“尘世”毫无要求,对上帝毫无要求,当你不需要任何东西,不追求任何东西,不期望任何东西的时候,那至高无上的状态就会突然来找你,意想不到并且不请自来。
(66)
那至高无上是最容易达到的,因为它就是你自身的完全本来存在。停止设想,除了那“无上”之外,终止对其它任何事物的欲望诉求,这就够了。
(473)
导致痛苦烦恼的肇因就是“依赖”,不依万法而独立独尊就是解药。瑜伽就是透过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解放”的科学和艺术。
(478)
臣服于真正自我的“忍”,是放弃全部的“个体自我”的意志主张,完全放弃“个体自我”为中心的利益诉求。这不可能被“做”到,它发生在---你认清你真正的本来面目的时候,唯有你认清了你的真正存在本性,“真正的臣服”会自发显现。
(504)
只要你把“身体-心智”认同为你本身,你就被痛苦烦恼缠缚和奴役;认清你本身“不依万法独立独存”并且常乐至福。我告诉你,这就是幸福的奥秘。你认为你的幸福快乐是依赖于“种种人和事”,你相信你的幸福快乐取决于你所感知到的各种“人事”现象---这完全是归结为,你对自身本来面目,对你自身存在本性的无知;幸福快乐就是你本身,除了“自觉自在”之外,什么都不需要,认清这一点就是智慧。
(144-5)
一个人被给予了一块石头,由于他确信这是价值连城的一颗钻石,他会陷入狂喜,直到他发现他弄错了;同样的道理,当这“本来自性”被认清时,各种喜乐就失去了它们的强烈气味,痛苦烦恼就失去了它们的“倒钩”。就同时看透了“苦乐”---这两者作为现象的本质虚幻性---由一定条件引发的反应,纯粹的条件作用和反作用。(条件聚合则显现,条件散去时消失,所有因缘所生的现象,聚散无常,极易变化,稍纵即逝,无法常保,毫无天然固有的自性。)
(318)
你可以成为一个“守夜人”并且潇洒轻松的生活着。这是你内心的东西。你的内在安宁和轻松自由,是你应得的。内在的轻松和安宁,要比获得金钱财富更加困难。没有任何大学能够教导你---以你自身的本来面目存在。
(339)
你必须放下“所有一切”来认清你不需要任何东西,即使你的身体也不需要。你认为你所必须的东西都是虚幻不实的,你的各种努力奋斗都是毫无意义的,徒劳的。你妄想着,你所拥有的东西在保护着你,维系着你的存在。事实上,它们让你变得极其脆弱,极易受伤。认清你自己,认清你的真正存在本身,远离一切能够被描述为“这样”或者“那样”的现象。你本身那真正[存在],是任何“知觉上的体验”或者“言辞概念上的解释”---都“不可得,不可达”的。
(240)
难道你还没看明白,就是因为你寻求幸福快乐的极度渴望,才使得你感受到痛苦悲惨吗?换个方式来试试看:对苦乐漠不关心,完全漠视,既不求取,也不拒绝,把你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平等的等重上,放在“我在”上,这就是无时间性的永恒当下。很快你就会认识到,那安宁和幸福就是你自身[存在]的完全本性;就只是因为你相信了---要透过某些特别的频道,通过某些特定具体的方式才能找到“安宁和幸福”,是这个信念才使得你落入扰乱,让你烦恼不安。认清一切扰乱的虚幻妄想性,这就够了。
(375)
把你对“心智”的注意力拉回来,不使用心智;去完成你必须完成的事情,但拒绝承认任何附加的责任义务;保持空静,保持开放和安闲,不抗拒任何不请自来的事物显现。最后,你来到一个毫无抓取的“无执”状态,对享乐也毫无依附和黏着,毫无拘束重压的紧张压迫感----这内在的轻松舒适,以及无法描述的自由自在感,但这是奇妙的事实。
(257)
困扰只出现在你攀援纠缠某个事情的时候。当你不去顽固的抓着什么东西不放,当你什么都不抓的时候,就不产生任何困扰。松手!放开那些次要的,就得到更重要的。全部放下就全部获得。于是生活变成为:来自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那纯光的辐射。在这光芒里,这尘世恍若一个梦。
(270)
疼痛是物质肉体性的,烦恼苦楚是精神心理性的。超越于心智,就没有任何烦恼苦楚的煎熬。疼痛对于物质肉体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功能,但没人强迫你去放大这疼痛,让它变成更大的烦恼煎熬。烦恼苦楚的煎熬,完全是抓住“攀援或者抗拒”不放手;这说明我们不愿意让它们离去,不愿意让它们自然流过,说明我们不愿意随着生命去流动。一个智者是绝不会扭曲事实原貌的,他清楚的知道,如实的知晓: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源自“全部整体因缘条件”的运转流动,事物以它发生的那样发生,它们是不可避免的。智者对“不可避免”是友好的,故而毫无痛苦的煎熬。疼痛感,他会知道,但不会打破他的安宁平和。如果有可能,他会做需要做的事情来把某些“失衡”复原,或者他就让事物顺其整体因缘自然流动。
(481)
你不必依附于“非必要”的东西。唯有“必不可少”是健全的圆满的。只有在“必不可少”里才有安宁。
(509)
只要你沉醉在你当前的生活模式上,你就不会放弃它。只要你抓住你熟悉的东西不放,你不会有什么新发现。只有在你完全认识到,你的生活里有着无边无尽的烦恼和懊悔,那么一条反叛它的道路才可能会被找到。
(277-8)
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如果它能够被接受认可,它就是令人愉快的。如果它无法被接纳认可,它就是苦痛。是什么东西让它能够被认可的,这并不重要;导致这个接纳认可的缘由,可能是物质身体上的,或者精神心理上的,或者根本说不清楚的原因;认可接纳是决定性因素。与之相对的,苦痛烦恼的煎熬是归结为“不认可,不接受”。为什么烦恼苦痛要被认可接受?你曾经尝试过吗?假如尝试过“认可接受”,你就会在苦恼中发现一种释然的轻松,这个轻松感是寻欢享乐无法带给你的,原因很简单,对“苦痛”的那个认可和接纳,会把你带入比享乐层面更深的地方。我们越清醒自觉,那么“轻松和满足感”就越深入。对苦痛的认可接受,不抗拒,包容的气魄和耐性---它们打开了内在深处,那长存的,真正幸福的源泉,那真正的至福常乐。
(416)
意识之光,透射“记忆”的胶片,在你的脑海里映射出画面。基于你脑海中,那残缺不全的记忆,那纷乱嘈杂的不和谐状态,你所感知到的,全都是被扭结歪曲的东西,并且被你的“是非好恶感”染上颜色。让你的思维想象安静下来,并且放弃“用情绪化的方式”来猜想所谓的“弦外之音”,那么你就会如实的看到人和事物,清晰通透而又轻松包容。
(397)
观看这个现实世界,就如同在一面镜子里观看一个人自己的脸。只是这镜子必须纯粹,平准。精确如实的映射现实,所必须的是一个安静的心智---不被欲求和恐惧所歪曲,摆脱概念联想和观念评判,在全部所有层面都通透无染。在通透无染和安静中,在冷静和超然中,所有其它事物都会自发显现。
(533)
你的世界在本质上是真实的,但不是在表面现象上。放下欲求期待和恐惧的同时,你的景象就立刻会清晰起来,不再扭曲,你将看到所有事物它们本来的样子。
(249)
[自性] 即非个体所追求的乐,也非个体所厌恶的苦。它是所有信息,信息交互,理解力,智慧和完美的全部一体。苦乐在心智里。你价值观的测量尺度和规模改变了,全部都会改变。苦与乐,纯粹是观念感知上的扰乱骚动;平等视之,平等的对待它们,在这一点上就只会有至福。这世界是你所营造出来的;当然可以把它营造成轻松愉快。匮乏无力的个体自我认同所带来的对获得的渴望,即使得以实现,但只要这匮乏无力的个体自我认同不扭转,那么它还会产生出更多的无尽的渴望欲求。唯有认清你自己,圆满无限就是你本身,才能让你真正的轻松愉快。免于所有欲望渴求,无论什么事情来到都满意,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完全满足的状态,先于圆满充实的生活状态之前的决定条件。不要猜疑它表面上的中性和空无。相信我,就是因为各种欲求渴望带来的满足感,才繁殖出穷困的痛苦烦恼。超越于渴望欲求的缠缚,匮乏无力感,就是至福。
(285)
用已经僵硬的记忆,基于你的“期望”去假设和预先构想---对此你一定不要任凭自己沉溺其中。智者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不关心未来”。导致你对未来,抱以极大关切,其原因都归结为对苦痛悲惨和烦恼的恐惧,以及对享乐的欲求;对于智者来说,所有一切都是至福圆满的:无论什么事情来到他面前,他都认为是恰当的,完全放松,完全放心的接受。
(448)
由于把“身体-心智”当作自我来认同,这“个体自我”认同就成了监狱,带来束缚和奴役,苦苦的寻求着解脱自由,并因此看清了“自我本性”并非任何个体性的事物,也不是“可知觉”的事物。
对抗“渴望与恐惧”,与它们做坚决的斗争,貌似是最自然和合理的,但是却毫无意义,无济于事;“个体自我”认同的这个人,被渴望和恐惧所统治,在渴望和恐惧之间来回摇摆,这才是导致混乱误解的肇因,导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回摇摆的原因。(欲求把恐惧消灭,本身就是一种渴望;拼命镇压欲望,本身就是一种恐惧;以渴望来消除渴望,以恐惧来消除恐惧,只有更大的渴望和恐惧。这都是“个体自我”玩的把戏)这个人,仔细的去检查审视,“个体自我”它的虚假性就会被发现,随后它掌控你的力量就会终结。别忘了,在你每次沉入无梦深眠时,这个体“我”,它都消退平息。
-------------------------------------------------------------------------------------
原文地址:http://www.nonduality.com/asmi.htm
翻译整理:冷静投机博客 - 心灯一盏照彻明(欢迎指正翻译错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