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害妄想症的人被称为索取者,索取者在人际交往中变得很自私。在人际交往中都是你会为我做什么,相反则是给予者,我能为你做什么。
想想你在大多数时候对待大多数人的方式,是给予还是索取。
数据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处于给予和索取中间。第三种模式叫做适应。如果你是适应者,你会尽量保持索取和给予之间的平衡。所谓的等价交换,如果你帮我,我就会帮你。这似乎是生活中的一种安全方式。
研究表明每一种工作中业绩表现最差的都是给予者,但业绩最好的也是给予者。事实证明因为给予者会牺牲自己,但会让他们的组织越来越好。
能让给予者成功的组织需要些什么?
1.保护给予者不会失去热情;承认给予者是你最有价值的人员。
2.鼓励求助;
3.不是招聘正确的人,而是不要招聘错误的人。
如果你想要乐于助人的文化,剔除索取者,留下的都是给予者和适应者。给予者会慷慨,适应者会随大流。
随和和不随和是外在表现,和你交流的愉不愉快更多的是内在动机,准确的判断一个人,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对别人的意义是什么?
四大象限:
1.随和的给予者会答应所有事;
2.不随和的给予者表面很粗鲁很难相处,但心里却很为别人着想。在组织中最容易被低估的。因为他们会给出挑剔的反馈。
3.随和的索取者也称为伪装者,这种人当面对你很好,背后却会捅刀子。
面试中会问你能告诉我四个名字,你从根本上帮助了他的职业发展。索取者说出的都是比自己更有影响力的人。因为索取者非常擅长拍马屁和过河拆桥。给予者则会说出比他们级别的人,这些人没多少权利,对给予者也没多少好处。
大家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待餐厅服务员或网约车司机的态度来了解这个人的性格。
最有意义的成功方式就是帮助别人成功,而不是赢得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