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谈五项资质中的第三项资质,必须不断的挑战新事物。稻盛和夫在这一部分提出了两个指导性的观点,第一个是能力要用将来时,第二个是要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不断创新的理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但在生活、工作中,创新却只停留在表面、口头上,多数人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你想想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一切照旧,没有新意,没有变化,你在工作中是不是日复一日做着与昨天、与上个月、与上一年同样的工作,相信多数人的回答会是“没错”,有些人会说,这些日常的事物,有必要变来变去吗。
说说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需要养成好习惯,我们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需要改变的,你早起了吗,你运动了吗,你作息规律吗,你注重饮食健康了吗,你做到了每天整理了吗,你阅读了吗,你去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开心一点了吗。也许你会说,这些都是规律性的习惯,要想改变坏习惯,而且是这么多、这么难的事情,谁也做不好。我觉得这就是说明你的思想存在误区,你在为自己设限,如果你每天能够想一想,“我怎么做比昨天更好”,你慢慢就会形成求新、求变的思维,日拱一卒,时间会改变很多事情。
下面具体说说这两项可操作性强、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
第一项,能力要用将来时。
做事时,一般人都会犹豫,如果我们能够想到用将来自己的能力去做事,那你就不会去想,我做不好怎么办。按照笑来老师的说法就是,活在未来,放弃安全感。叶武滨老师的说法是,先完成,再完美;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
第二项,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乐观构想让你想象美好的未来,定好目标;而悲观计划则要求你考虑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做好迎接不利局面的思想准备,提前规划;乐观实行则是要有必胜的信心,坚信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