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晴
带着觉察观情绪,通过今天工作时的一个小事件分析了一下。
我为何在此事件中会有情绪?
无法解决问题,又担心,又害怕,自己不可控的焦虑会让自己陷入情绪中。第一反应我不会,怎么办?然后就想着依赖他人,别人不回应我时就会自己折腾,不管对否暂时先做着先,错了要挨骂就挨骂。我是不是找骂,为何非要在骂声中成长自己,而不是先去思考如何做不挨骂,尽量多思考。这个环节少了一个确认,因为我对整个事件不了解戓是了解不全面,我总会败给自己的不去重复确认模糊的去行动,所以事情在我的不确定中做出来的结果也会不乐观,会有些自责、有些尴尬而引起情绪。
他人又为何会因为我做的事情而产生情绪?
我做错了,但是我像没事一样,因为我并不认为有啥影响,在自己可控的情况把事情补救回来做好。戓是无知到不会去思考这件事情会造成什么影响的严重性,即使知道后,我表现出来的状态依然是很平静。而他人认为事情很急,怎么跟我讲都讲不清楚,情绪就上来了,然后情绪来与不来,其实我知道这事是要做好时,我会按要求去完成,我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标准,做成什么样子,不能直接让我看着办我就没法办。重复确认时,过去可能会紧张就会放弃,但是现在不管对方如何,我会照顾好自己,该问的还是问,该说的还是说,也允许他人的情绪,因为知道都想把事情做好,我也没有那么自责,学会了给自己小提醒,注意这些事件不能再发生,重复出错就是我自己不重视的问题。
每个人对待同一件事情,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有不同是正常,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在这过程不是妥协达成共识,而是彼此都感觉到舒适为益,这样共识的事情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到位,最终双方共同的问题都解决了,也就不再是问题。
有问题就需要彼此好好沟通,就此事论此事,才能慢慢解决一件又一件事情,事少了,人就轻松了。事要一件件来,不可混合来弄,否则容易造成混合双打,一件事情也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