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遇到一个女司机,我上车就和她聊天,不用问,都是为了照顾正在读书的娃儿,妈妈从工作岗位上下来,一边随时待命为上学的孩子服务,一边用空隙的时间跑滴滴赚钱养家,聊到后面她还告诉我自己已经离婚了,在一点点抚养费面前,她只能利用孩子读书的空隙出来跑滴滴。仿佛这种以照顾家庭为主伴随自由职业的生活模式已经成为中年家庭主妇的主要社会价值,也成为中年女性妈妈们牺牲职场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的婚姻设计是“一男一女”唯一婚姻制度,生儿育女是家庭对社会做的主要贡献。对女性来说,虽然过去的女性受社会环境没有机会读书没有赚钱能力不接受教育,婚姻就是找到一个稳定的饭票,为家庭劳动换取饭票;但现在的女性,也能读书工作,赚钱买房买车都能自己实现,确实在婚姻中就剩下的更多是奉献,孕育、养育子女、做饭洗衣变成奉献和阻碍发展更好的自己的社会绊脚石。
但对男性来说,他们绝对是婚姻的收益者,有了稳定的居所和生活起居,有人做饭买衣照顾起居,有人花费心思地帮忙繁衍自己姓氏的子女,自己只专注在工作上,美名其曰为了这个家在努力,但残酷事实上男性在金钱在职场上获得的成绩和资源还是属于他,谁也拿不走的。
有着这样的婚姻红利,男性大都偷着乐吧,换句话说,男性需要女人远远超过女人需要男人。
一是年轻时代,男人比女人更需要释放荷尔蒙,大多数男人也是因为冲动因为性需求走入婚姻;
二是男人没有女人生不了孩子繁衍不了后代,女人没有男人可以生孩子,男性走入婚姻有女性甘于奉献地为之繁衍后代,还冠名男姓。而且男人生活能力比女人差,更需要人照顾;
三是退休后,男人身体衰退更快,60岁的老头和60岁的老太比平均身体毛病更多,男人寿命比女人短,我也见过太多男性在失去老伴儿后毫无挂念地立刻更换个女性来照顾自己,跟自己婚姻一辈子的女性伴侣随时翻篇,男性的无情绝情和自私相当可以。相反女性失去老伴儿后大都跟随子女一起生活,有谁愿意再去伺候下一个老头呢;
四是男人心理更脆弱,没有女人能耐受孤独。在体力劳作时代,女人离开了男人无法生存,而当代女人自己可以养活自己。在当代在面对困难、挫折、疾病,能咬牙坚持的肯定是女性更多,躺在医院病床上哼唧嚷着要人照顾的肯定是男性!如果都是老了孤苦无依,女人比男人耐扛,这是真的。社会对女人单身的容忍度比对男人单身的容忍度高,也是真的。
如果女人都想通了不轻易进入婚姻,男人这种婚姻获益者想延续这种好日子就有点难了,社会需要的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增长也变得难以实现了。
想改变婚育率低靡的现状,需要妥协的是男人,不是女人。婚姻获益者男性需要为社会为家庭更多的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