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弗洛伊德问题
一次和人讨论,谈及人生活的目的,对方用马斯洛需求定理给予答复,我回答说:这样的理论实际上来自于总结,并算不上是心理学,或者说作为科学的心理学。他说:那谁的理论比较靠谱呢?我回答:现代心理学属于科学的一种,和哲学不一样,一般而言新结论会推翻旧的结论,所以只需要去看新的研究就行。
弗洛伊德声名远播,却使得公众对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他的理论大多来自直觉和经验总结,并不能得到实验的检验。当涉及到数学物理和化学这样的学科时,媒体往往插不上嘴,但是像社会学心理学这样的学科,媒体大众都感觉可以插一句,所以往往被误会过多。从大众对于星座(明确证明为错误的理论)的认知可见一斑。
2.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分支
现代科学比较重要的几点特征是:(1)采用系统 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2)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
中医一直被诟病,导致很多人不信中医乃至批评为迷信。实际上,中医只是在很多疾病治疗上难以证伪(实际上难以证伪并不代表一定无效),也就是不符合科学最重要的一条特征:一个结论,可以通过实验的重复来验证是否正确。宗教不是科学,因为神的存在不可以得到检验。
心理学属于科学的分支,那也应符合这条标准。类似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往往在事后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不无道理,但是很多时候仔细看就像是万金油的解释),并不做事前的预测,所以不可证伪。
3.本质主义与操作主义
简而言之,本质主义试图找到一切问题的根源,而操作主义只就事论事。前者对应哲学,后者对应科学。
科学家们总是怀疑那些号称找到问题最终答案的言论。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测量的。
比如:对于“焦虑”这个词,心理学不会定义为“我不时会感到不舒服和紧张”,而是会用一些生理指标来衡量。像人生的意义这类价值观问题没有对应的可以衡量的指标,并不是科学的研究范畴。
心理学因为有很多专业用语和公众常用语相同而往往会引起误解。比如“智力”、“焦虑”、“生命”,当心理学中提到这些词语时,都代表的是可以用一些可以观测的指标来衡量的概念。
4.见证、个案叙述及安慰剂效应
个案叙述:个案并不代表整体,江湖骗术往往得逞,是因为他们总能找到一些运气好恰好治好的病人为他们作证,结论应该建立在大量的重复和统计基础上。假设重病需要做手术的你有两个医生可选择,一个手术成功率为95%,一个为80%,但恰好成功率为95%的一次失败发生在你的一位朋友身上,而他极力建议你不选择他,你会怎样做呢?
见证叙述与安慰剂效应:几乎每种产生于医学和心理学的疗法都要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其实这也是中医受人诟病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安慰剂效应。实验表明,安慰剂效应发生的概率(没有对症下药,只是让患者这么以为)在抑郁症治疗中是29%,十二指肠溃疡36%,偏头痛29%(患者在服药后感觉病情好转)。所以单单是见证者个人叙述不足以相信(实际操作应该建立对照组,比如一组服用无效的药物,一组服用实验药物,后者有效度高于前者,则证明有效)。
鲜活性问题:实际上飞机失事率远远低于驾车,但是飞机失事的往往更具鲜活性,因为发生的少,一次性死亡人数多,所以媒体也会大加报道,因此人们往往会有飞机不安全的直觉。
5.相关和因果原则
“外面一定在下雨!”“为什么?”“因为有人打着雨伞。”并不是因为有人打伞才导致的下雨。这是因果的方向性问题。
私立学校的教育水准比公立学校好吗,或者说考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就比考不上的智力高吗?并不一定,因为选择并有能力读私立学校的人本来家庭就比较富裕,而富裕的人往往教育程度更高,家庭条件,藏书数量等等都高于其他人,所以这些人家里的孩子本来从小受到的教育就要比其他学生好很多。
所以: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现象,并不一定就存在因果关系,可能方向性有问题,也可能含有第三方的变量。
选择性偏差:充满诱惑的相关性证据加上固有的偏见,就能够欺骗最聪明的头脑。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因呼吸道问题死亡的人最多,是否意味着亚利桑那州的空气最差呢?不是,而是因为患有呼吸道问题的人为了健康考虑有很多人移民到了这里。
6.控制操作原则
当科学家需要实验时,必须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常见的做法就是随机分配。
直觉有时候是科学的敌人。研究显示,笃信宗教的人与参加慈善,帮助贫困,或者诚信并没有直接联系。
7.基础研究与应用型研究
很多人说心理学研究的都是特殊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
咋一看,量子力学似乎与生活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是息息相关,正是物理学上这种基础性研究改变了世界。这个结论对于心理学同样适用,所以很多看上去与生活无关的心理学问题其实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研究极端,往往可以简化问题,你是否想起高中解数学题时经常假设x=0呢?
8.爱因斯坦综合征
不少人有一个错觉,认为一个理论的产生往往是翻天覆地式的,就好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以为所有的人类认知。实际上,科学的进步往往是共识的达成,那些持着颠覆性言论并宣称发现了世界真理的人往往都是骗子。科学的新理论往往会兼容前面的理论,并且是缓慢前行的。相对论并未否定牛顿定律在地球上宏观世界的实用性。(实际上这一章我并不是很赞同)
9.多重性原因
A事件是B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不代表它是唯一原因。
10.概率问题
男人往往比女人高,但并不是所有男人都比女人高。这是概率问题,做选择不应借助前面说的个案和见证叙述。
赌徒谬论:如果抛一枚硬币前面九次都是正面朝上,那第十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也是1/2。
最终揭示的行为规律,往往是概率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必然预测。让100个人作出两个截然相反的选择,如果根据星座的原理对100个人的性格,对选择的结果进行预测(而不是似是而非的性格描述),并不需要全部正确,只要正确率很高,那星座就是科学的。
11.偶然性问题
你相信缘分吗?
其实这只是偶合。连续抛十次硬币,全部朝上的概率很小,但是只要重复的次数足够多,那总会发生。人的一生那么长,遇见的人何其多,有一两次你认为是缘分的偶遇有多难呢?
为什么人会存在呢?为什么宇宙会存在呢?或许也只是巧合,毕竟宇宙这么大,宇宙之外呢?
——以上内容来自对《这才是心理学》第十版(基思·斯坦诺维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