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克尔凯郭尔是优秀的哲学家,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之一。前面介绍了他的生平,以及部分思想,你也许会问,什么是存在主义?主体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过,试图将其更加条理。下面,请听我简单给你叙述。
存在的含义。存在主义又称为生存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最早是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赛尔提出。但是,阐述的非常清楚的是萨特,就是让·保罗·萨特,他有句格言:“存在先于本质。”
从哲学的观点看,存在主义的内容很丰富。主体思想包括:除了人的生存以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和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之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者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做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一个什么人物。
以上是存在主义的主要思想,对了,让·保罗·萨特也提出“他人即地狱。”在他看来,人在选择的过程中,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影响他人的自由,所以称“他人是地狱。”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是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的精彩。
存在三环节。克尔凯郭尔认为,存在只能是一个适用个人的概念,存在意味着一个人自己的生活过程,包括自我参与、自我选择以及自我实现三个环节。
自我参与就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生活,这表现为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人生的全过程,而不随波逐流地附从于他人的生活方式。自我参与的意识是为什么只有个人才能存在,而其他事物的个体不能存在的原因。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种类,不再与他在种类上的优越性,而在于人类的特征是:这一种族的每个单独的人,都具有比种类更多的东西。
动物和其他事物只能按照种类规定的方式存在,它们只有类本质,而没有存在。克尔凯戈尔认为,并非每个人都在参与生活,他有一个比喻:生活好比是驾驶马车,有的人在打瞌睡,任马拉他,有的则驾驭着马任意驰聘,只有后一种人才是存在着的人,前一种人并不存在,他们的生活和动物并没有什么差别。这话是不是有点狠?但是他就是这样说的。
自由选择是自我参与过程中面临的选择。人不是理性动物,不被驱向一个预定的目标。生活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参与生活就是自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克尔凯郭尔强调选择自由,强调选择无依据和不确定性。
自我实现是把人变得越来越个体化,同时也越来越脱离社会的存在过程。克尔凯郭尔对群体、集体、整体深恶痛绝。他认为群体、集体、整体削弱了个人的责任感,使人的责任感成为一种幻觉。
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个人的责任感来自自我参与和自我选择。只有一个存在的个人才会为自己选择和参与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群体意识为推诿责任提供了借口,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把责任推卸给群体。克尔凯郭尔强调自我实现,所有实现的正是个人意识以及与之相连的个人责任感。
生活辩证法。存在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飞跃过程,他把存在当做生活辩证法。生活辩证法与黑格尔观念辩证法至少有两大不同:
第一,黑格尔辩证法中没有个体的独立地位,个体只有在整体中才有意义,其结果是绝对的整体化;生活辩证法是个体的自我实现过程,其结果是彻底的个体化。第二,黑格尔的辩证运动由理性驱动,在克尔凯郭尔的辩证法中,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飞跃是由物理性的心理转变导致的。
生活的辩证法开始于感性阶段,在感性阶段,生活为感情、感觉所支配,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不起作用。在生活辩证法的第二阶段,即伦理阶段,人们的生活为道德准则所支配,追求普遍性、理性,生活以善为明确目标。宗教阶段是生活辩证法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个人与有人格的上帝直接相通。
从理性角度上看,信仰是荒诞的。克尔凯郭尔认为,荒谬始终伴随着信仰的情绪,是检验信仰强度的尺度。荒谬感越强,所坚持的信仰则越强烈。
我的朋友,生活中的荒谬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但是很多是客观现实。
在对生活辩证法的论述中,克尔凯郭尔注重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如感性阶段的绝望,伦理阶段的犯罪感和宗教阶段的荒谬感。他特别强调在每一个飞跃阶段,自由选择的人都有一种畏惧感。
主观真理说。对于真理的追求,是各种哲学家思考的重点问题。克尔凯郭尔认为真理都是主观的,因为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存在的人,这个问题不可能为思想、理性所解决。科学和哲学的道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不是真理。这一问题最后要靠自由选择,最终靠信仰解决。自由选择是主观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存在处境”,即克尔凯郭尔分析的那些心理状态。
克尔凯郭尔对真理有一个著名的定义:
真理是客观的不确定性对最为激情的内在性的适应过程的依附,是客观依附于激情的适应过程,这是存在的个人可以获得的最高真理。
我的朋友,仅仅介绍很难理解一些表述,建议你可以看看他的书,一个真诚的人的书,智慧的人的书,定有过人之处。
19世纪末期,克尔凯郭尔提出了存在主义思想,但是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直到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期才在西欧广泛流行。那时的存在主义不但是一种哲学,而且几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意识形态、文学、艺术、服饰、饮食、家庭关系等,被称为时代的象征。
在哲学史上,很少有一种哲学能够具有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存在主义的流行和它所处的时代的特征是不可分的,了解它的时代背景对理解这种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朋友,克尔凯郭尔在《致死的疾病》书中,对什么是“绝望”进行了考察。结论是依靠信仰才能够生活下去,我们都不是行尸走肉,都希望看到不一样的人生。这个在尘世生活了四十二岁的男人,生活简练平凡,思想却影响了很多人,学哲学的人,离不开他的思想,因为他是如此深邃,充满魅力,希望你能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