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谈笑在指尖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突出了清明时节春雨朦胧的意境。天上灰色的雾气朦朦胧胧,漫漫地笼罩着整个大地,雾里裹着的尽是柔软的细雨。飘飘荡荡的细雨落下,将人们心中淡淡的思念和哀愁涌起,更让人的心境越发地纷乱和凄迷。
清明时节的细雨是带着一种忧伤情调的,纷纷的细雨中,体现着追思者慎重的心情,雨虽然下的不大,却渲染着人们的一种心境。不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还是这雨衬托了清明的氛围?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就一直不停地下着,山野便就一直弥漫于菲菲烟雨之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能看见顶风冒雨,点缀寂寥,三五成群的扫墓人;或有一二个孤影,默默行走,跚跚独行,他们折上一束菊,寄上一相思,离愁别绪,丝丝缕缕。
清明时节的雨,是清明时节最真实的代表,那沙沙地落雨声,形成了一种思念的载体,它载着千千万万的思念从天而降,是这般的忧柔和缠绵不已,丝丝细雨在柔润着万物的同时,也轻轻柔润着人们的心,柔润着人心中那最柔软的部分,于是,人的心中就生出了悲怜,生出了缕缕相思,流出了行行眼泪。眼泪随着丝丝细雨落进了土里,化作了一滴滴的甘露,滋润着地下之人,同时也顺带地把对生命流逝的那份无奈与惋惜,尽情撒落在了春天将去、夏日将来的季节变换里。
这纷纷扬扬的清明雨哟,为什么总是要在清明这天落下,落下时还这般的凄凄苦苦,弥漫着漫山遍野,遮天盖日?这究竟是人间的思念化做了泪雨?还是天晓人意顿作了一腔雨泪?这雨里一定伴随着逝者的灵魂,他们在大地的上空中游走,寻找着人间里的亲人,对他们微笑、招手、喃喃细语。在那些喃喃细语里,一定存有在人间还没有讲完的话语,话语里一定充满着相思,充满着安抚,这都是从天堂传到人间,又从人间传上天堂的嘤嘤爱语。
没有什么能与这清明的细雨比纯净,比真诚的,因为清明的雨,无私,纯洁,没有掺杂半点的杂念和虚伪,它都是发自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是含着泪的一种情思。只有灵魂上的那种思念,才可与清明的雨丝缠绵到一起,拥抱到一起,相思到一起。漫天飞舞的相思雨,将世间中的人和他们所相思的亲人,融会在同一片天地中,整个世界都沉没在了浓浓的相思里。
远天滚过一阵轻雷,象是一串串跳跃的音符震动着人的心。“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在这无言的清明里,雨成了人们相思的工具,借着雨,人间与天堂在进行着互相的安慰,彼此间在进行着相互的沟通,世间里的人和他们所相思的亲人,都融会在了同一片天地里,整个世界都沉没在了思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