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村里有100多户人家,多数人都以务农为主,这村里杨六叔,可谓是那个时代人人羡慕的对象,吃着公家粮,拿着一份人人羡慕的工资,家里这条件,比起村民来说,要宽裕的多。
眼瞅着杨老六,已马上年过55岁,马上就要退休了,他想着自己三儿两女,让谁顶自己的位置最合适呢?女儿终归是属于别人家的,当然不再考虑,想来想去三个儿子,还是让小儿子来顶替吧,他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在家里也是最聪明的,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引起家里的不大不小轰动,儿女们在埋怨着父亲的偏心,当然对于这样的决定,他们也无法改变。
18岁的杨金彪,顶替了父亲,成为一名铁路上扳道工,杨金彪喜滋滋的仅顶替了父亲的班,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结业证书,就这样成了一名铁路沿线的扳道工。
他怀着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对工作充满着希望,谁知残酷的现实和他开了个玩笑,由于工作的性质和特殊性,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孤零零守着一个扳道房,搬到房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文件柜、上班的时候不许看书,听收音机,每天机械式重复着一成不变的工作,接听对讲机,扳道忿,好在干了一年多,杨金彪似乎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工作,这枯燥无味的工作,杨金彪却干上了瘾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准时出现在小小的扳道房里,竖着耳朵听电话指挥下令来,扳道工的工作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他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仔细、小心严谨的工作态度。
铁路工人是工人阶级中,最先进最有组织,最有纪律半军事化的管理工人,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看书学习已经成了必修课,杨金彪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业余时间常常捧着一本书背,做为一名铁路工人,要面临着三天小考,一星期大考,月考、季考、年考,年轻的杨金彪以超强的记忆力,每次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在一年一次的技术比武中,杨金彪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本次比赛的第一名,那一天,杨金彪匆匆地回到到家里,将奖状和毛毯交到父亲手里的时候,父亲高兴地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父亲可没有走眼,父亲拿着奖状,郑重地贴在家里的那一面墙上,那一面墙贴满了杨老六的奖状,那是杨老六家最骄傲的装饰品。
那些奖状是那个年代人最骄傲,最自毫,最值得拥有奢侈品,多少人像杨老六、杨金彪这些普通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张奖状,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