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的作业
上周五,学校布置了作业,要带好几样东西去学校,其中有一样,是要带椰子壳做的花盆,还要用绳子穿起来,小家伙回来说的时候,讲的煞有其事,告诉我椰子要在东关街买,然后要砍掉一半,还要把里面的椰肉给挖掉,然后还要下面打一个孔,还要边上打三个孔穿绳子吊起来,我听祂说的感觉祂非常期待这样一个手工作业。于是还约好了,周末买了做。其实答应祂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纠结的,以上事情我曾经做过,而且以失败告终,实在是椰子壳太硬了,想要切一半且口齐,就凭家里的那些小工具根本做不到,更别说挖椰肉了,我曾经把手上都挖出了泡,也没能全部挖干净,更何况后面还要打孔,想想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如果孩子真的是非常期待的话,我就是做的太痛苦,也想让祂体验一下这个过程的,我答应祂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
然后,发生了转折,班级群里有热心的妈妈说要在网上买,可以帮大家一起带,于是好多家都响应了。我看到后好纠结,其实真心不想做,太难了,但是也不忍心让孩子失望。于是想想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当时心里还想,如果是孩子选的要做,打碎牙我也要吞下去,我就不用纠结了。于是告诉孩子,群里有妈妈说可以帮忙买现成的,你是想买现成的还是自己做?结果孩子想都不想就说买现成的吧,这样还省事了。我非常讶异于祂的这个回答,特别是“这样还省事了”!在我的认知里总觉得祂这样的年龄阶段应该是对很多东西都是还处于无知且好奇的阶段,什么东西都想自己动动手去亲自感知一下,才知道它们的魅力。却没有发现原来,现在的祂却如此会盘算省事与不省事之间的利弊关系。看来平日里我太关注于学业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以后,手工课也要做起来了。
就像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其实是因为家长带读的太少,阅读习惯没有养成的缘故。而我家这样痴迷于读书却一遇到动手的事情就以怎样省事怎样来的态度,也是平时我们对于动手能力的引导及训练太缺乏的缘故。
美劳,科学小实验,以及大自然的探秘做起来。目前想到的就这些,慢慢再开挖!
当然,这次的意见我还是尊重祂的决定,说出口的话就不能后悔,不过下次就不会多事问祂了。
2.古诗打卡
今天先跟着包老师的群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第一次接触词,好奇宝宝登场,先问这个诗怎么那么长,又问怎么又有小字又有大字,又问怎么句子怎么这么不整齐啊?还又问水调歌头是什么意思啊?告诉祂是个词牌名,又问词牌名是什么呀?吼~~~你老娘真心无法回答了。于是不再解释更多,以一句这个太复杂,以后你大了就懂了收场。
然后鉴于句子太长,祂无法消化,带着祂读了两遍就结束。浅尝辄止!
然后循例的古诗打卡,速度完成。
3.培生打卡
打卡本身不难,可是打卡的书找了半天没找到,趁机训了一通,整天的东西拿哪儿丢哪儿,从来不归位,喊死了也不听,今天书没了,正好借机好好敲敲祂的警钟。然后没办法,老娘亲自给写个手抄版,还嫌弃写的太潦草看不懂,于是又挨一句批,谁让你把书弄丢的?你愿意我替你抄啊!于是乖乖读书打卡,不敢多话。
然后时间不够用,小瑾英语群的儿歌打卡只好精炼为读一下单词就过,没时间学儿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