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280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2.24
《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这本书是一位资深心理学朋友推荐阅读的。书拿到手,已将近2018年春节,再加上惰性使然,所以迟迟没有打开看。昨天刘老师发起“报团读书打卡活动”,于是想督促自己读书的机会来了,那就以这本书为2018年读书的起始。看了目录和序,才发现这本书在理解上是有难度的,如果没有学习过精神分析这门学科,读起来应该比较生涩,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意识和潜意识不是人人都认可和接受的。但既然参加了报团读书行动,大家又都是心理学的爱好者,群里还有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如果读书中有困难,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向老师们请教、探讨、交流,或许收获是意想不到的。
防御一词出自《吕氏春秋·论人》,指防守抵御,多指被动型或做好准备的防守。多指战争方面,指积极防御。心理学上的防御指无意识的保护反映。是潜意识的,个人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们的;它们篡改或曲解现实。从精神分析来看,这些机制大体上是由于“自我”要在个人冲动和社会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和谐。防御机制的本质是不自觉地对于受冲动驱使的思想及画面的抑制。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包括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过度代偿、抵消、升华、幽默和认同。
心理学的范畴很广,需要学习知识非常多,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焦点语录说“日不见曾,月见其长,月不见曾,年见其曾”,所以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坚持读书就是一个慢增长、稳增长的学习过程。为自己加入这样一个读书打卡活动而高兴,也希望自己能长久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