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到底衔什么?

幼儿园大班的暑假,家长都很发愁幼小衔接应该怎么做:孩子学前要练写字吗?要不要学拼音?数学到底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几乎所有中国的家长都会为孩子们的一年级做知识的储备。

每个地方的培训机构也会大力宣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家长们也产生误会以为,幼小衔接对象是孩子,内容只是知识而已。

今天分享的书籍《幼小衔接手册》,它和我们分享了幼小衔接到底衔什么?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可以让我们的家长告别焦虑。

读完此书有几个收获,今天先分享其中一个:父母和一年级的孩子一样,需以一年级的心态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接触过很多的一级年新生家长,发现绝大多数的家庭,其实是让孩子一个人孤独地开始学习生涯的,等孩子某个年级问题开始出现,才着急忙慌寻找答案,殊不知一开始就把答案给丢掉了。

事实是孩子需要学习成长,我们作为也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在孩子长大的每一个阶段,父母面临的课题都不同。

孩子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家长是需要先有所准备的。

这个准备,不是给买个新书包、准备好铅笔盒这么简单,也没有买个学区房居家迁徙、准备“陪太子攻书”这么复杂。

这个准备是爸爸妈妈发自内心地认同并且接纳:我将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了。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比如按时接送孩子

一年级小学生的父母,一定要提前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节奏做出新的安排,力求“准时接送”。千万不能觉得,孩子晚到几分钟没啥要紧,晚接一会儿也不影响啥。

比如参与一年的学习任务

都说万事开头难,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和老师合力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养成学习的习惯、找到学习的方法,那么孩子以后会越学越轻松,爸爸妈妈更是会越管越轻松,很快就完全不用管。

比如父母商量谁来管孩子学习比较好?

在小学阶段,如果父母都没有管理过孩子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在行为习惯上会有一定的偏差,通常班上问题孩子的背后就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几乎父母都缺席孩子的成长。

建议在孩子正式的学习生涯开始的最初一段时间,父母之中最少有一位,无论如何都要拿出时间来亲自管理总结,再拜托给别人就会好很多,这是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之一。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全心全力花在孩子身上的一个月的时间,抵3年级以后一学期的时间,抵6年级以后1学年的时间,甚至更多。

比如营造学习氛围

在小学阶段,家长咨询过比较多有的是: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其实阅读是从婴儿的6月龄就可以开始启蒙了,从来见过一个只会玩手机电视的家庭会培养出爱看书的孩子。

所以我们希望孩子养成习惯的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身教,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是家里有书,有适龄且符合孩子兴趣点的书;

第二是父母读书,手不释卷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爱上阅读的最好理由;

第三,最好还能有阅读的硬件准备:方便找书取书的书架、一个能舒服坐下的地方、柔和的光线(自然光和灯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