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为先,学无止境。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24年4月26日平顶山市一中教研室在张春阳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第二次深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内容有两项:第一节在中校区五楼,由杨璞老师汇报拔尖学生培养实践;第二节在高二清北2班,由刘明珠老师讲授公开课《基因组编辑技术和定点突变技术》
一、杨璞老师汇报拔尖学生培养实践
尖子生作为引领整个班级方向的领头雁排头兵,是关系到整个班级能否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杨老师从“拔尖策略”、“提升素养”“个性化培养”“学习与应试”四个方面对尖子生的培养进行了汇报。
(一)拔尖策略
1.杨老师提出可以以奥赛培训和强基培训为突破口,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奥赛,除了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思维能力,为高考和强基计划打下扎实的基础。
2.建立一生一档案,一个学生建立一份完全的档案,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成绩以及基本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自评和老师的个性化培养。
(二)提升素养
1.精钻细研,引领学生走向高端
(1)宏观上:研究历年高考题找共性,研究近年高考题找趋势,研究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研究不同题型试题找变化,对照教材习题研究找原型。
(2)微观上:研究命题考察的意图,研究命题选材视角,研究命题题型特点,研究命题设问特点,研究命题答案拟制。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习惯
“娘勤闺女懒”,老师不要大包大揽,一定明确学生主体,自己讲的再清楚,也不如学生自己搞明白,但是要防止因一人而影响全体进度。如何协调好教师的讲、学生的学、学生的练、学生的测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需要科学的规划,对于一个集体而言,更需要六个学科老师合力而为,否则容易出现各自为战,你争我夺的现象。
(三)个性化培养
1.在实验班教学过程中,很多尖子生的困惑是如何将自己的问题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甚至让老师布置的作业更好的成为自己的助力,针对这个情况,根据常校长、高校长主导推行的作业考试化,学科自习化,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划分每天各学科的学习时间,协调好各学科之间作业与内化。
2.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资源,如学科网、菁优网等,鼓励学生在周末根据自己需要下载相关学习资料进行学习进行查漏补缺或拔高。
(四)应试与考试
帮助学生厘清学习和应试的关系,考试应该是学生为主体的知识、能力的输出,应试能力也是能力的一种,需要我们研究,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培养。
(五)精神引领
作为老师、班主任除了上面要具体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思想引领同样重要。处于青春期,具有青春期少年特有的一些敏感、自我,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告诉每一个学生,你的目标就是超越昨天的自己,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拼尽全力,结果就会水到渠成,即使不甚如人意也可以坦然接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一些考前会很焦虑的孩子能够坦然冷静的面对每一次考试。
二、刘明珠老师讲授公开课《基因组编辑技术和定点突变技术》
1.该微专题的设计意图:本节课基于基因工程的学习之后,练习题中有不少关于基因组编辑技术和定点突变技术习题,且该技术也是近几年的模拟题和高考题的热点问题,可以以微专题的形式系统学习。
2.本节课分为两部分,主要学习CRISPR/Cas9技术、重叠延伸PCR和大引物PCR技术。先是通过视频介绍CRISPR/Cas技术的基本原理,再让学生阅读材料,总结CRISPR/Cas的组成和功能,之后进行课堂检测。对于定点突变技术则是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对该过程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帮助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各年级组评课:①课堂容量大,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②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与科技发展想联系,符合新高考的要求;③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讲练结合,从课堂检测的完成情况来看,打成了教学目标。
最后张春阳老师做出总结,尖子生的培养是一道综合性的大题,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校,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