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虽然许多人说哲学是无用的学问,可我偏偏最喜欢读的书就是哲学书。
读哲学书除了哲学家自己的著作,和别人的研究评论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哲学著作必须读,那就是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著作我读过若干本,最喜欢的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如果有人让我推荐哲学史的书籍,这本书是当然的经典首选。
罗素其人
对罗素及其著作的喜欢,有些莫名的原因,仔细想想,除了他的文笔晓畅清晰之外,可能是对他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的羡慕与向往。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1950年,罗素还以《婚姻与道德》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以非文学家身份和文学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史以来只有三个人:哲学家罗素和柏格森,另一个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罗素才华超群,多才多艺。他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很遗憾,我和许多人一样,对分析哲学一窍不通。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他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的论述。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从古至今,许多文化人都穷困潦倒。罗素出身贵族家庭,从小生活无忧,从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罗素一生到处讲学和旅行,而且著述丰厚,虽然年轻时的著作不少是为了生计而写作,但是写作能够维持生计,也令人相当羡慕。即便在美国差点无法维持生计时,又有百万富翁来搭救,邀请罗素在费城的巴恩斯艺术基金会讲授西方哲学史。虽然巴恩斯被解雇,罗素却意外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违约金,永远地解决了生计问题。
罗素根据演讲写成《西方哲学史》于1945年出版,不料很快成为畅销书,之后就躺着收版税过日子。这本书给罗素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正是被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走上了哲学道路。
为什么活着
罗素晚年出版《罗素自传》,其序言《我为什么活着?》是一篇流传甚广、令人感动不已的文章。文章开头写道: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我大约在20岁的时候读到这篇文章,当时完全被震撼了,突然间懂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年轻的我充满了青春的迷茫,对未来有憧憬,可是也知道那不可知的未来具有无限的不确定性;对当下有要求,可是又不知道究竟该从何做起。而罗素的文章,像黑夜里的闪电,给了我答案。
多年以后,再看这段文字时,心中升腾而起的依然是当年那种超凡脱俗的自得。正如罗素所言,这三种强烈的激情是“纯洁”的!
人的一生,究竟要过得怎么样?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这完全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高尚与卑贱,优雅与低俗,纯洁与肮脏,勇敢于懦弱,真诚与虚伪,洒脱与苟且,等等不同,全凭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可以逼迫你。
我曾经在一次一群中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参加的口才培训班里,让15位同学写出自己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最后的统计结果令人感慨,排名第一的是“金钱”,有9个学生写出了这两个字。我并非反对和排斥金钱,我只是感慨,我们许多人的价值观过于物质化与庸俗。
罗素其实是指出了他在情感、认知和道德三个方面的追求。当你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时,不仿也像罗素一样选择三个适合自己的关键词。
三种激情
在文章中,罗素还讲述了为什么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值得让它们支配自己的人生。
关于对爱情的寻求,罗素认为给他带来了三样东西:一是狂喜,他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二是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三是看到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
关于对知识的热情寻求,罗素也讲了三个理由:一是他渴望了解人的心灵;二是他我渴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也说法是对大自然的好奇;三是他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可以理解为对人类先贤留下来的知识遗产的深入探究。
关于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罗素认为正是它把自己带回尘世,虽然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他引上天堂。他经历和感受着人世间的种种苦难,与他向往的人类应有的美好生活相去甚远。虽然他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又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