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猪肉价格几乎上涨了3倍,这是我有记忆以来涨的最厉害的一次,已经创造了历史。猪肉价格为什么会持续上涨?什么时候能够回落?即使回落有没有可能与我老家的镇里到县城的班车一样,每年春运时期就涨价,春运结束时价格就回落一点点?猪肉价格对整体物价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它或者是市场改革继续深化的一次契机?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非洲猪瘟引起的,这些突然偶然的因素引起经济这么大的反应,是不是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国民经济抗风险的能力,需要继续提高,家庭理财需要合理。这些问题都不是我在这里所要进行讨论的。
猪肉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猪肉的购买而增加猪肉替代品的消费,比如鸡肉、羊肉和牛肉等,我家里也是一样,餐桌上的猪肉相应地减少了。在我的建议下,全家人享受到了更多的鱼,老婆做鱼的技术越来越好了,烧的鱼既有河南的味道又有余干的特色,把余干淡水鱼的肉质细嫩和鲜美可口优点表现得很充分。我感觉,猪肉价格暴涨暂时对我的物质生活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今天在想买书的时候,几本书都选好了,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李普曼的《舆论》、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就在即将付款的那一刻,突然想到了猪肉价格上涨的事,不知怎的,突然就打消了付款的念头。“先往后压一压,家里还有书看。”
是的,我并不太担心没有书看,在过去的九年当中,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期间,相对买其他东西,买书我是最慷慨的,家里几个柜子都塞满了书。一部分书还来不及认真阅读,一部分需要细嚼慢咽,还有一部分留待恰当的时机来读。如果猪肉价格涨得离谱,即使我少吃猪肉甚至不吃猪肉,我的生活成本还是提高的,因此我想我会暂时少买书,抓紧机会把所拥有的书特别是值得自己珍惜的书拿来重读一次,或许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重读一定会有新的体悟和感觉,我记得去年我打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平凡的世界》来读,二十多年前在高中时读过的。我清楚地记得这本书是自己当初无意当中在书店买的,初读时有感动,知道青春可以有许多选择,再读时已泪流满面,咀嚼自己的青春的梦想,把自己对青春的回忆融入进来了,加深了对时光的感触。时光飞逝,来者一定要珍爱。
当然,我还是喜欢购书的那种感觉,选好了书,在等待中盼来了快递小哥,接过书快快地翻开,犹如年轻时候和爱人约会一样,紧张又快乐,忐忑不安又迫不及待。购书和读书是两种境界的体验,没有购书的期盼,怎会有读书时的激动。没有读书时的灵魂碰撞,怎会有购书时的舍得。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餐桌上离不开猪肉了,因此, 猪肉价格还是不要玩心跳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