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运用:农作物产量增大意味着农民收入减少

全文共   845字 | 预计用时   3分钟

文 | 小驱


“徒儿,你说农民的产量增大对他们来说有没有好处呢?”

“当然有了,这样不就可以多卖一点了吗?”

“但如果是所有的农民产量都增大呢?”

……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小驱。

今天在看《经济学原理》时,看到了这样一个标题“农业的好消息可能对农民来说是坏消息吗”。

作者提出“农业里一种可以提高产量的技术,将会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即“农业的好消息对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坏消息”。

01-为什么

大家还记得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吗?供给量变大,价格则降低。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如果自己的技术提高了,那自己的产量也会提高,收入也会提高。这是因为一个个体无法影响市场,对于农民来说,市场价格是不会变的

但如果所有的农民的产量都提高,那么市场就会降低农作物的价格,这样一来,尽管产量上升,但是价格却下降了。

对于缺乏需求弹性的粮食来说,产量提高带来的收入是无法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的。

也就是说,粮食的价格一旦降低,那么农民的收入就会降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农业的好消息可能是农民的坏消息。

02-人们的应对

对于这个现象,人们早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法。

既然是产量提高引起的农民收入降低,那降低产量不就得了?

还真别说,美国就干过这样的事。

20世纪后期,美国政府每年给过每个农民17.5万美元作为补贴,而禁止农民种植任何东西。

一个农民降低产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所有农民都降低了产量,那么他们每个人的状况就会变得更好一些。

但是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当农民减少农作物的供应,那么消费者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来购买粮食。

也就是说,对农民的好消息有时候又是对消费者的坏消息。

除了这种方法,市场会自动调节务农人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农民的收入不断降低时,部分农民会选择从事其他职业,这样一来,市场产量再次降低,农民的收入获得提高。

1950年,美国务农人数有1000万人,占劳动力的17%。如今,美国的务农人数降低到300万人,占劳动力的2%。

虽然务农的人数减少了70%,但美国现在的农作物和牲畜产量却是1950年的两倍还多。

这其实符合了一些经济学家对社会发展的定义:“真正的社会发展其实是工作岗位的消灭。”

总之,市场会选择合适的务农人数,既不会让农民的收入过低,又不会让消费者缺少粮食。

除了以上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感谢看到这里的小伙伴,比心~

我们明天再见!


最后,跟上我的口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天水农民增收的总体情况 农民增收难,是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历史课题。近年来,天水市坚持把增...
    吾尕阅读 4,736评论 0 2
  • 18岁那年(1966年),我不幸得了乙型病毒性脑炎。要不是母亲和大哥,我怎能起死回生,怎能有后来五十多年的生涯,怎...
    苏吴一兵阅读 3,240评论 3 1
  • 忽高忽低,忽冷忽热,迷的神魂颠倒,得着遍体鳞伤! 四处倾听冷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处处得心应手,就是不拿真心对你! ...
    等爱来琳阅读 2,507评论 0 0
  • 上周四课间,边组织学生做课间操,边查看手机信息。奇怪,大生同学久未联系,今日怎么想起打电话?正想着,微信提示有消息...
    快乐英子阅读 2,744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