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机场,从空中俯瞰,是“凤凰展翅”般的造型,航站楼屋顶的色彩,跟夕阳下的紫禁城琉璃瓦一样的颜色,与坐落在北京的古代皇家宫廷建筑遥相辉映。
围绕主航站楼这个中心,有五根指廊呈放射状、依次排开,这是旅客通过安检后休息及登机的地方。
相比于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一”字型设计,大兴机场“五指廊”设计缩短了乘客步行时间。从出发层到最远的登机口只有600m,仅需步行8分钟。
走进航站楼内部,室内色调主要以白色为主。 航站楼一共使用了12800块玻璃,白天室内几乎不需要照明灯光。
光是屋顶就使用了8000块玻璃,而且形状都不一样,这些玻璃形成一个巨大的六边形天窗, 阳光洒满整个楼宇。
机场室内最富创意的就是造型独特的C形柱,整个屋顶仅用8根C形柱来支撑。C形柱上端开阔,直径23米,随着高度下降而不断收缩,底部的直径只有3米,将很多跃动的线条一路引导到地面,连通了跨度近50米的屋顶和地面。从而使公共空间通透,站在航站楼中心,五条指廊一目了然,没有任何遮挡。直接和通透的视线让旅客可以清晰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目测步行距离。
大兴机场也是国内首个采用双层高架桥设计的机场,双层桥分别对应航站楼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国际出发走上层,也就是第四层,国内出发上下两层均可。
在航站楼五个指廊的尽端,分别设有5个中式风格的室外庭院——中国园、瓷园、田园、丝园、茶园,使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为旅客提供了放松的候机环境和绿色的活动空间。
大兴机场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主航站楼,之所以建得这么大,是因为这座机场年规划客运量达4500万人次,6年后更是会变成7200万人次!
大兴机场采用“三纵一横”的全向跑道布局。即,3条南北朝向的跑道均为平行布局,但第4条跑道与前3条跑道呈近70°夹角但不相交,称为“开口V形”跑道构型。
当侧风太大,三条平行跑道无法起降时,这条侧向跑道便可解燃眉之急,当风速不大时,四条跑道都可以起降。
具体而言,大兴机场西飞行区包括一组平行跑道,东飞行区包括一组交叉跑道。东西飞行区独立运行,西飞行区外侧跑道主要用于降落,内侧跑道主要用于起飞;东飞行区南北向跑道主要用于降落,侧向跑道主要用于起飞。
这种构型适合京津空中运行特点,为空管运行提供了多种可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区紧张的空域资源,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间。它与既有的首都国际机场南北向对,距离较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相互干扰,实现空域优化。
我国大多数机场只有一条跑道,一线城市机场多数建有双平行跑道,特大机场如重庆江北、广州白云和上海浦东有3-5条跑道,但均为平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