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思维创新的障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偏见思维,二是惯性思维。
首先,是偏见思维。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只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驴子为何死于非命?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机械地套用了经验,受了经验偏见思维的影响,他们未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正是经验使我们昂首否定,还是经验又让我们低头认错,人们总是跳不出经验,它甚至让一切最大胆的幻想都打上了个人经验的偏见。所以,我们要跳出思维的牢笼,敢于总结发现前人经验的不足,敢于质疑权威,点燃创新的火苗。
其次,是惯性思维。惯性思维也称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走一阶段后,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是否又跳入固有思路了。及时反思、调整,避免陷入而不自知了。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