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书影君
第 323 篇原创文章
01
又是一年黄金周。
此时的你,是在高速路上堵堵堵呢,还是在景区门前挤挤挤?或是在家里睡睡睡?
每一次的长假期,我的内心都纠结无比。
不出去玩吧,内心急得痒痒,但出去遭罪之后,牙根又恨得痒痒。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也都会向往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暂时抛开眼前的苟且,去寻找诗和远方。
2004年,有一部关于旅行的影片上映。
片中的两个好基友,在1952年,骑着一辆破摩托车,从阿根廷出发,历时8个月,行程8000英里,横穿了整个南美洲大陆。
一路上,这两个哥们摔过跤、吃过土,睡过牛棚、打过架。但同时,他们也泡过妞、跳过舞,蹭过饭、上过报。
谁的青春没有疯狂过呢?
这场旅行,对两个年轻小伙子来讲,注定是一场终身难忘的回忆。
不过本片特别之处在于,影片的主人公之一,日后成了世界闻名的革命家。
他的名字,成为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而他那张大胡子头像,更是流传于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左翼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图腾。
对,你没猜错,他叫格瓦拉。
| 影片《摩托日记》海报 2004
这部影片,就是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的代表作《摩托日记》,豆瓣评分8.4。
贰
片中的格瓦拉,还是一个布宜诺斯艾利斯医学院即将毕业的医学生。
| 青年格瓦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饰演)
23岁,主攻麻风病,帅气正直,业余橄榄球队员,有哮喘病,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
与格瓦拉同行的,是一个好色的胖子,29岁的生物化学家兼格瓦拉的好朋友阿尔贝托·格兰纳多。
| 好友阿尔贝托(罗德里戈·德拉·塞尔纳 饰演)
格瓦拉经阿尔贝托的劝说,不顾家人反对,休学一年。
两个人计划用4个月的时间,行程8000公里,探索整个美洲大陆。
旅行的路线,是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经智利,沿着安第斯山脉,去秘鲁亚马逊流域的圣保罗(那里有一座麻风病医院),最终到达委内瑞拉的瓜希拉半岛—南美大陆的最南端。
哥俩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名为“全能者”的1939年产诺顿500型摩托,这辆老爷摩托又老毛病又多,冒烟哆嗦,刹车还不太灵。
出发时,两个好基友边哼歌边准备帐篷衣物时的兴奋,格瓦拉与一家老小告别时的依依不舍,开启未知旅程后飞驰在广袤大陆时的激动。
这一切的兴奋,都展现在格瓦拉写给妈妈的信中:“亲爱的妈妈,布宜诺斯艾利斯渐渐远去,一同远去的,还有那令人厌倦的生活。”
这哥俩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异想天开的勇气,以及对旅途永不疲倦的热爱。
叁
这是一场典型的穷游。
格瓦拉顺路去看了女朋友,还给她带了一只纯种小猎狗,但被女孩严厉的父母赶到院子里支帐篷睡觉。
没钱了,哥俩就挨家挨户用他们医生的身份蹭饭蹭住,无数次摔跤,无数次被这辆破摩托扔在路上。
帐篷被大风吹走,泡妞被人家男友追打,多数时候都是蓬头垢面、满身泥泞。最后还因为老爷摩托彻底罢工,哥俩只能徒步完成接下来的旅程。但他俩一路也见识了许多处迷人风景、参加了许多场舞会、喝了许多杯美酒,认识了许多美丽的小妞。
格瓦拉一路上都在记日记,这部电影就是根据他写的《南美丛林日记》改编的。
肆
切·格瓦拉,许多人对他熟悉,是因为他是古巴革命领袖,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被人称为“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唐吉可德”。
这部影片上映后,还引起了许多争论。
因为片中的格瓦拉,与人们熟悉的革命家的形象并不相符,而影片更像是讲述两个好基友冒险旅行的故事。
正如影片序幕引用格瓦拉日记中的话,“这不是什么英雄伟业的故事,而是一对好友,共享人生的一段时光,同呼吸,共梦想的故事。”
但是,导演在两个好友的冒险旅程中,看似随意地嵌入了一些人物和细节,而正是这些人物和细节,才是格瓦拉内心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一路上,格瓦拉在穿越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遗址、感受奇妙风光的同时,也穿梭于各个国家、接触到了众多底层民众。
有在智利失去土地、被迫到矿场找工作的夫妻,有仅存的土地被剥夺的农民,也有秘鲁丛林中麻风病医院中穷苦的病人。
随着旅程的进行,格瓦拉的心情,也从最初的刺激冒险,转变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深思。
正如旅程结束后,格瓦拉在一篇日记中写到:
“写下这些日记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
伍
旅途的经历,确实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观,甚至是一生的道路选择。
我觉得,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在陌生的地方寻找新鲜,而在于发现我们的内心。
出发,不是为了离开家,而是为了找到家。
一个人,也许会因一种固定形象而永远留在后人记忆中,但他也曾年轻过,也曾普通过,同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摩托日记》这部影片之所以特别,就在于导演通过一段年轻人的冒险旅程,去掉了笼罩在革命领袖格瓦拉身上的光晕。
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浪漫革命家,在生命最初的激情时刻,是如何寻找到内心家园的。
梁文道曾如此评价格瓦拉:
“他如果活到现在,也是一个老人了,但他永远年轻。不是因为他死得早,而是因为他死在浪漫的理想中。”
格瓦拉的这次冒险旅途,看到了阶级的差异、社会的不公,这或许就是找到他内心革命理想主义家园的钥匙。
也许,在每个人最具浪漫情怀的年轻时代,都曾有过这么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以及一位陪我们共度这段旅程的朋友。
或许是一次旅行,也或许,只是一次醉酒后的抱头痛哭。他(她)们与我们的生命,在某一刻产生了交集。
这个人,也许早就在我们的生命中疏远甚至消失,但因为那段生命交集,让我们永远记住了对方。
-END-
【作者简介】
书影君,一个不懂法律的心理咨询师不是好影评人。
把电影读成诗,将文字变作光。
个人公众号书影斑斓(ID:sybl-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