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亲密关系》第28讲笔记

2月28日打卡:

​家庭结构: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最适合孩子成长?

​有一种说法叫“丧偶式育儿”,就是说通常在家里,一方成为主要的养育者,而另一方平时不参与或者很少参与。通常在中国家庭里,母亲承担主要的养育责任。

​这种戏谑式的说法很容易被认为是父亲懒惰,不愿意参与家庭的工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母亲和孩子关系更近,造成了父亲被孤立的家庭结构。

​夫妻是家庭最重要的子系统

​在家庭系统里,夫妻关系永远是家庭运转的基石,也是最重要的子系统。夫妻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去表达亲密、处理冲突、商量事情。要让夫妻子系统发挥作用,就需要夫妻站在同一边。

​这种伴侣中的一方接近孩子,远离另一方的家庭结构,容易造成两个常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把教育孩子,变成争夺孩子。

​可是我觉得教育理念没有这么容易分对错,更重要的是对错背后的关系。

​那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这对夫妻没有站在一起。从家庭结构上,他们并没有变成有效的子系统。

​要变成一对好父母,就要先变成一对好夫妻。只有他们站在同一阵营,才能有效处理孩子的问题。如果他们不去面对和处理彼此的矛盾,那他们就没法在感情上接近,也很难真的变成一对有效的父母。

伴侣双方不站在同一阵营,这种家庭结构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因为爱孩子,而疏远彼此。

​咨询师说:“我听到的是,你老婆一直在说,你爱孩子比爱我多。”

​在有孩子的家庭,什么才是夫妻相处的根本之道?

答案就是,把伴侣和自己放到一个阵营里,而把孩子放到另一个阵营。把边界划在夫妻和孩子之间,而不是相反。

当你这么做了就会发现,自己看伴侣的眼光不一样了,会把伴侣当作伙伴,而不是对手。无论两个人有什么样的矛盾,都知道彼此才是最亲近的人,不用担心孩子妒忌或者被冷落。孩子是乐于见到父母恩爱的。而当一对好夫妻,守护夫妻和孩子之间的边界,也是做好父母的秘诀。

每对​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但每个原生家庭不一样,每个做父母的育儿观念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分歧…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叫“丧偶式育儿”,就是通常在家里,一方成为主要的养育者,而另一方平时不参与或者很少参与。通常母亲承担主要的养育责任。

这种说法最重要的原因是,母亲和孩子关系更近,造成了父亲被孤立的家庭结构。让做父亲的干脆做起来了甩手掌柜,正好落得个清闲,其实这对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没有好处…

很多时候,在这种这种伴侣中的一方接近孩子,远离另一方的家庭结构,很容易把教育孩子,变成争夺孩子;还会因为爱孩子,而疏远彼此。

​在家庭系统里,夫妻关系永远是家庭运转的基石,也是最重要的子系统。它的排序一定大于亲子关系的…因为夫妻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去表达亲密、处理冲突、商量事情。

要让夫妻子系统发挥作用,就需要把夫妻放到一个阵营里,而把孩子放到另一个阵营。无论两个人有什么样的矛盾,都知道彼此才是最亲近的人,不用担心孩子妒忌或者被冷落。孩子是乐于见到父母恩爱的,都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父母相爱…

​​要变成一对好父母,就要先变成一对好夫妻。只有他们站在同一阵营,处理好夫妻感情才能有效处理孩子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