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
北京到福州,K45。上火车,最先体验到的就是乘务员的口音。完全不同于以前乘车的经历,叫人想起一篇写火车经历的文章,大致是说南方列车上的服务周到, 语音比较好听。半天想起来这条线路我竟然完全陌生,赶紧四处询问途经站点。一路向南,途径杨柳青、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和直辖市。满目景色从灰蒙蒙的天到蓝天,从高楼以及北方建筑到小屋小院,从平原到地势起伏。对于我这个久居北方,眼界狭窄的人来说,这一路见过的小河、小湖抵得上前二十年之和了。一路没什么娱乐活动,除了拿一份常识题互相答着玩,打击一下各自的常识水平。抵达南京已经是半夜,硬是下车站在南京的土地上体验了一下。车厢内温度太低,南京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暖而潮湿甚至有些闷热。
黄山站叫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市的站,看起来站台有点儿寒碜。初至黄山,就以大雨迎接我们。这一场雨来的快去得也快,干脆利落。从黄山市到黟县县城,一路有些昏沉,触目所及都已是典型的白墙灰瓦的建筑。有些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味道。途径休宁,号称状元县,气势非凡。
由黟县县城再转乘公交可到西递村(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道上人很少,有几分静谧。夜晚在主街行走之时,零星还下着小雨。街两旁的屋子典型的马头墙建筑,不似京城故宫挂着黄灯,而是透着几分清幽的蓝灯。临街的小窗是仿古建筑,同学戏言,怕会有绝艳女子凭窗而立,嫣然一笑。在这样的夜里,蓝色的灯光下,如此之想美则美矣,只是有几分聊斋的味道了。
初识此地,感慨于准备工作没做好,对其知之甚少,但好处就是处处有惊喜。所居之处墙面上挂着许多西递村风景画,多以白墙灰瓦的古民居为主题。大家多感慨,此地此景画作比照片更能体现灵韵了。泼墨山水,淡雅之至。
晨起见山中雾气现惊奇之色被南方的同学笑话了。此时也才能体味到那句“山光物态弄清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的意境。诚然,读万卷书也须行万里路,相互印证,方成正果啊。
在这里见到了小桥流水人家,见到了高高的马头墙,幽深曲折的小巷。院外酷暑难耐,院内自有一番清凉。以前只在书中看到过天井,总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东西,来了见了,方知妙处。很多人家中有水井,夏日在井中浸泡一篮瓜果,待吃时,冰凉沁透。“淡泊明志,清白传家”“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等楹联无不显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
(敬爱堂 朱熹所书)
晚上与同伴夜游小村,偶遇热情的炒茶人。门口支一张茶桌,在红茶的香气中,听他讲那过去的故事。少年时扒上火车离家,飘摇奋斗前半生,回到家乡炒茶,终日与茶香为伴,儿女双全,怡然自乐。如徽商的传统,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月朗星稀,一方茶桌,一室清香,余韵悠长。如同蒲松龄的聊斋,由一个茶棚开始,继而流传千古。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遥望远方,苍山叠翠,云雾缭绕,怕会是有仙人隐居于此。时隔七年,仍念念不忘徽州的山水人文。梦里恍惚,身在徽州。彼时同行者众,至今仍能联系上者少,内心不禁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