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12 对天赋的重新理解与普通人的自我认知

我发现,什么是天赋?我们在理解天赋时,首先会想到一些天才。比如在上学的时候,有些人数学特别好,基本上不怎么听课,也没有做什么额外的作业,但数学成绩就是很优秀。有些人英语也没报什么课外班,但英语成绩总是特别好,语感也很强。像这样的同学,就是有天赋的人。

我们提到“天赋”这个词,大多是在学生时代,接触得比较频繁。有的人在数学上有天赋,有的人在语文上有天赋,有的人在乐器演奏或体育方面有天赋。相比之下,很多同学其实都是普通人,可能每个科目都不是特别突出,但也没有特别差。总的来说,每个人都有擅长的科目,也有不擅长的科目,但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就好像自己是一个没有天赋的人一样。像这样的人,在游戏或电影里,基本上就是NPC或者路人甲。

但是当我们工作之后,会发现工作中要面对的事情和在学校里完全不同。在学校里,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每天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就是听课、学习、做题,考试的目标就是拿到更高的分数。但工作并不是这样。有时候你会发现,工作中有些事情是没有人做过的,甚至是同一个岗位上的人,做的事情也可能完全不一样。

也有可能是因为每个人承担的任务不同,或者工作内容本身就不一样。这个时候,如何看待“天赋”呢?我们会开始迷茫。可能公司里的销冠、KPI第一的人,他们就是有天赋的人;也可能那些年龄比自己小很多,却已经创业成功、年收入过百万的人,他们是有天赋的人。再比如金融界、科技界的大佬,世界五百强的老板,这些人似乎也都是有天赋的人。

但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没办法像上学时那样去追逐这些人的天赋。天赋的类型越来越多,甚至有时候你都不知道他们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只是知道他们很成功、很厉害。于是我们会觉得,自己还是学生时代那个普通人——在普通的公司、普通的职场里做着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薪水,过着普通的生活。有着普通人会遇到的房子、车子、孩子的烦恼。像我们这样的人,似乎没有资格谈论天赋。

但是,最近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课,我发现“天赋”这个词其实和“天才”不一样。天赋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特点。你有天赋,不一定意味着你要比世界上所有人都强。比如说,你的天赋是身高高,但你不需要比姚明还高,只要比身边的人高,这个身高就是你的天赋。再比如,你记忆力好,也不需要比世界记忆大师还厉害,只要比周围的人记忆力好一点,这就是你的天赋。

我现在的理解是,天赋就是一个人的特点,甚至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的缺点。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缺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由人来定义的。当然,除了那些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以外,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特点,在某些人眼里可能就是缺点。比如说,有的人很外向,但在另一些人看来,这种人可能显得咋咋呼呼、很吵闹。而有的人则特别喜欢这种爱说话、爱交流表达的人。

我以前想到一句话: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当然,我并不是说普通人是垃圾,而是说一旦我们把自己放错了环境,很有可能就会从别人眼中的天才沦为别人眼中的垃圾。所以,找到自己的天赋,其实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

比如说,如果你很外向,坐不住,喜欢没事和别人多聊几句,那么一天到晚不怎么说话、只是埋头工作的岗位或职业就不适合你。可能,销售、演讲、直播这些职业更适合你。

关键是我们很多人说自己没有什么天赋,没有什么特长,其实不必这样,找到自己的特点就好了。难的不是发现自己的天赋,而是发现自己的天赋可以放在什么样的位置,让这样的天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或者说让自己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这是我们关注的一点。

所以说,其实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成功,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地为这个世界、为他人创造价值。

关键在于你将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去创造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