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近代思想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传习录》接近白话,相比其他四书五经类经典文集,更容易直接读懂,较少受到后世错误解读的影响;其精髓不仅被包括梁启超、胡适、毛泽东、蒋介石等中国近代著名人物所大力推崇,同时作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众多日本名人的导师,如东乡平八郎、稻盛和夫等,同时也受我身边非常敬重的老师-清一山长的推荐。以此开启思想启蒙之旅。
一、阳明心学,强调修心,我们为什么要修心?
王阳明弟子钱德洪,一次在和同僚一起去看望同乡德高望重的老者,老者一生顺遂,但临终床前叹气不止,钱德洪看到此景,想“成功如此且在临终前仍有遗憾,那应该如何过自己的一生才会不留遗憾?”开启了他跟随王阳明学习的道路。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一个角色,沉迷于角色而在临终的时候才会发现是竹篮打水。商场上尔虞我诈的生意人,工作中勾心斗角的小团体,为了房子车子老婆孩子加班绷到极限的IT男,这些人的共同追求竟然可能是一样的: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临终的时候,感觉作为赚钱工具的这些日子是否有意义?
作为角色扮演,一生顺遂只是美好的愿望,实际上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谁能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来?如果像鸵鸟把头埋起来就认为不会有坏事情发生,那就太天真了。王阳明心学中有“体用”之说,我们的心是“体”,类比黄金;我们的角色是“用”,类比黄金做出的家具、动物等各式各样的形状。形状可以变化,但本质不会改变。你可以是一个优秀的数据分析师、投资理财专家、好爸爸、好儿子、技术高超的医生等,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都可以改变,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关照自己的心-修心。
二、什么是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四句教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王阳明的四句教释义,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因为个人的“意”/价值观而有分别,当他有良知的时候会很清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做事中求善而不作恶会让他越来越清楚自己。他反复强调心是一面镜子,没有偏向,只是真实反映。作用是“物来则照,物去不留”。金刚经也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执着于具体某个角色上,修心才算是成了。我们在角色扮演所做的事情,是在“格物”,通过做事来证明自己有能力区分善恶且为善去恶,而后达到无善恶。
书中的”良知“是引用孟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有小孩掉入井中你会想要去救,不是因为孩子父母是权贵想去结交,也不是因为奖赏或冗余,只是因为你的良知。
现代观点,结合自己的工作,比如说做数据分析师,善是“数据分析到底对业务有没有推动作用?业务分析是应该由数据分析师来主导,还是应该业务来主导?数据起到的资源配置作用有多大?”我不会考虑去混日子等加薪等升职,当用实际行动证明结果的时候,代表修心ok,可以挑战其他领域。
比如说投资赚钱,善是“投资是否有什么诀窍?通过投资来赚钱是否有什么秘密?”起心是因为想要赚钱而学习投资,但目的是学习投资顺带赚钱,而不是为了赚钱来研究投资。当这个领域可以走通,代表修心ok 。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这些格物的动作,只有做到才代表真的知道,不是只有口头说说。以结果说话。
三、澄清观点
量子纠缠
两个粒子相互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从量子物理的角度来证明事物之间的关联。王阳明推崇的心,其实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大部分被蒙蔽;佛家讲“万物皆有佛性”;孟子“人皆可为尧舜”;《遇见未知的自己》里提到“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零极限》展现的神奇案例也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此多跨学科跨地域的案例,同时证明人和人、社会、宇宙之间存在联系,有可能互相影响。所以不要看低自己,也不要轻视别人,别人犯的错误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现世的情况往往是“好人不长命,恶人活千年”,我不接受这辈子受苦下辈子享福的理论。但做善事的人,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没有其他好强求的,就像王阳明在最后离世前,弟子问他有什么嘱托,他的回答“吾心光明,夫复何求”。他在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很开心,无论外在的环境是诋毁还是加荣誉,都不会让他“动心”;而恶人,他会一直受贪婪、恐惧、愤怒等情绪的左右,他有自己的煎熬需要忍受。“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生命非常非断
有一种说法是人在离世的那一刻,之前的记忆会毫无损耗地通过灵魂来遗传给下一世。王阳明主张生命“非常非断”,生命不是一成不变的,生命是不断而延续的,这些是发生在每时每刻。科学发现人的细胞通过替换,几年的时间会重新生成一遍;人的思想也会产生变化,人生时时都在经历变化,有人说“七年就是一辈子”,乔帮主已经过了平常人的几辈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离世只不过是换个驱壳继续以新的形式开始。所以应该恐惧的不是“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而是“你有没有接受生命的变化,随之而改变”。
P.S.
部分内容参考《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精妙智慧》 —王觉仁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