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则消息,一只叫Ina的熊,被困在罗马尼亚某动物园的狭小笼子里长达20年,如今虽被放归到熊保护区却依然走不出内心的牢笼,仍然像被囚禁在笼子里一样活着。视频里,在诺大的保护区里,Ina只会在原地一个很小的圈里转圈走动,周围开阔的土地、山林似乎与她无关,她把自己囚禁在了方寸圈子里。网友说,铁笼好摘心笼难取。这让我想到了《肖申克救赎》里被体制化了的老人,离开监狱他无法生存下去。还有网友说“我们大部分人何尝不是这样呢?被社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也许这一辈子都走不出去!”是啊,我们何尝没有心灵的牢笼呢?这牢笼是怎么来的呢?
看到Ina也许很容易理解,是被驯养出来的。那我们又是怎样被驯养的呢?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也就是说,自我是在不断“反应-被反馈-反应-被反馈”的过程中被确认下来的,有点像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逻辑关系。你做出行动,(这个行动也许是你自主发动的,也许是因为外界的刺激促使你发动的),然后外界给你反馈,你依据这个反馈进行调整,继续做出行动,外界再次反馈,你继续调整,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形成如今的自我。
比如,婴儿饿了、尿了、不舒服了就会哭泣,妈妈会来喂奶、换尿布、想办法让自己舒服,婴儿就学会了用哭泣掌控外界,慢慢婴儿就会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又比如,作业写得不好、考试成绩很糟、跟同学打架等此类行为被老师、家长批评,被周围同学鄙夷、孤立,下次再做此类行为的时候孩子就会相应进行调整。有些会做的更隐蔽,有些会更变本加厉,有些会改正,不同的调整取决于个体对自己的判断和认知。认为自己这样做就是坏孩子的会改正,认为只要不被发现就仍是好孩子的会做得更隐蔽,认为我怎么做都是坏孩子或者想引起他人格外注意的会变本加厉。多次“反馈-调整”就是多次被强化的过程,最初的那个认知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往复的“反应-被反馈-反应-被反馈”的过程中固定下来,最后形成自我。
有个朋友在我看来年轻美貌,做事情井井有条,家里收拾的规规矩矩一尘不染,现在已经结婚生子,但一听到妈妈要来看她就会莫名的紧张。我问为什么啊?朋友说,我妈要来一定是一顿批,我哪里也做得不好,小时候嫌我矮嫌我黑,长大了嫌我不时髦,谈朋友嫌我不会说话,结婚了嫌我不会收拾家,生孩子了嫌我不会带孩子,总之就是我妈一来我就感觉像进了考场。她还会絮絮叨叨说自己笨,这也做得不好,那也做的不好,她老公听着受不了了,直接打断,“你怎么能这样说你自己呢?你哪里笨了?你把我们爷俩照顾得很好,你说你笨我很生气!”我在边上眨着眼睛使劲点头。我的这个朋友就是屡次在妈妈的反馈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形成了现在的自我“我什么都做不好”。庆幸的是她遇上了她的老公,一个会欣赏她的人,相信在日后的日子里,她的自我会随之调整,慢慢看见自己的珍贵之处。
“心灵的牢笼”是对自我发展的禁锢,那是早年被养育者和重要他人种在心里的“锚”,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摘掉这些“锚”的过程中努力奋争。《都挺好》中的苏明玉、《欢乐颂》中的樊胜美,终其一生都在冲出“我不重要”的路上艰难前行。这样的“心灵牢笼”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不重要”就像一句魔咒一样掌控着许多人的生活。夫妻吵架、批骂孩子、密友翻脸、老师发怒、同事争执,我们把“心灵的牢笼”幻化成各种面相,让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只因为我们尚不自知且自认为安全。
看见它(心灵的牢笼)已实属不易,冲出去更加艰难,但只要你想活得更自由更真切更像自己,就有机会遇见牢笼之外那个“属于自己”的你。
如果你准备好了就一起加入自我成长的行列吧,打开灵魂的大门,探索未知的自己!
愿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好的容器!
愿每个孩子都能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