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一杯热茶
电影《摆渡人》陈末对十三妹说的冰块理论:
缘分就像冰块
以为握在手里就有
以为不放手
它就会一直在吗
不放手
最后也会消失的
人人都想捂一杯热茶在手上
但更多时候
我们有的也是冰块
握得再紧
也总会消失不见
其实握紧了什么也没有
爱应该像暖茶一样
是温暖的
妞妞今年40岁了。但她感觉自己一事无成,除了带孩子没有任何的发光之处。
她曾经想过要好好做一件事,有始有终。她想过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但是都只是喊一个口号而已。她痛恨那个自己,她尝试过无数遍,仍然还是半途而废,无疾而终。
在一次聚会中,妞妞邂逅了二十年前爱慕的吉吉老师。空虚、孤独的她很快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吉吉老师温文尔雅、博学多才、风流倜傥、是人见人爱的暖男。妞妞在他的面前变得傻、白、甜、贱...从来不会拒绝他的任何要求,而且绅士风度的吉吉也不会太为难她。只是妞妞中毒太深,自己痛苦也让吉吉老师感觉到不自在。
初相识时,吉吉认为妞妞是个积极乐观的人。也是因为这样的错觉而选择了和她在一起。吉吉老师不顾自己身份的特殊性,给她举办生日Party。他愿意在大街上牵着妞妞的手,亲吻她...再苦再累再晚也会想着过来看一眼妞妞,哪怕只是抱抱她。他即使工作再忙,也会每天发微信关心妞妞的一切。
吉吉老师不知道,妞妞是个爱抱怨、依赖性极强、没有上进心而且追求完美的消极女孩。慢慢交往中,妞妞很快暴露了本性。她每天只会孤苦伶丁的把全部精力放在吉吉老师身上。她无聊的摆弄着手机,一遍又一遍的刷着朋友圈,痴痴的等着他的短信。她乞求、要挟...可怜可恨的模样,以致于渐渐失去了和吉吉老师的任何联络。
妞妞夜以继日的失眠、难过、不知所措...她极力想用删除、拉黑、删除微信运动、逃离这个地方的方式去忘记吉吉老师。可是吉吉老师就像大叔、父亲一样的身份深深扎根于妞妞的内心,任时光和空间的改变也无法磨灭。
吉吉老师每天默默观察着妞妞的动态,无助、无奈、气愤...他甚至不敢再去点赞。因为他的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足以触动妞妞的每一根神经。妞妞会去翻看QQ,看看他是4G还是Wi-Fi,从而判断他在家还是在外面。看着他已下线,妞妞才会安然入睡。
梦中她会经常梦见吉吉老师深情的看着他,开心的和她在一起。醒来会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他真的离她远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妞妞再次发誓,要好好生活,活给他看。她开始做微商。每天疯狂发广告,吉吉老师看到这一切。暗自为她高兴。也很快下了大单,表示支持。可是好景不长,妞妞只坚持了八天就放弃了。吉吉老师终究也无力去挽救她。吉吉老师曾经跟妞妞说过:“自己才是才是自己的摆渡人!”
时间根本冲淡不了一切。是前世的相欠,妞妞死也无法忘记吉吉老师。她想着如何才能让吉吉老师重新接受她,看到她的诚意和决心?那几天,自己病了,孩子病了。妞妞真的扛不下去,她每天分享自己和孩子的动态。
吉吉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发来了信息:”你怎么了,感冒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好?去医院做个彻底的检查吧?”妞妞看到这条短信,无助的她伤心的痛哭起来。这时如果吉吉老师在身边该有多好。病了一个多月,孩子高烧白细胞骤增,妞妞一个人真的快崩溃了。坚强的支撑,乐观的面对。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孩子痊愈了,一直觉得就快要窒息的妞妞也活蹦乱跳了。
经过这一次孩子生病的经历。妞妞彻底大悟,身体健康才是王道。她觉得一定要乐观、积极。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做你喜欢做的事,才有资格去爱你该爱的人。他们是父母、孩子、爱人,朋友,更是吉吉。
她找到了心理老师。谈到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老师每天耐心陪护着妞妞。老师的每一句话深深触动妞妞的心灵。妞妞渐渐变得积极、开朗...
妞妞学会了真诚表达。她那一晚给吉吉发了短信。“我很挂念你,你还好吗?”“我也一直在关注你,不联系不代表不牵挂。”“你一直在我心底的最深处,永远...”“我也是,每段感情都有他存在的意义。不纠结、不抱怨、不后悔...”那一刻,妞妞轻松了,释然了。
妞妞转眼两个月没有见到吉吉了。她不断克制自己不去打扰他忙碌的工作和有条不紊的生活,内心却疯狂般的想见到他。他是否开心?情绪是否稳定?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顺心呢?妞妞内心有太多的疑问和担忧。她鼓起勇气邀请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她家吃饭,不确定忙碌的吉吉是否会答应,是否会有空?没想到他欣然应允。
见到他的那一刹那,妞妞的内心像揣着小兔兔一样砰砰乱跳。妞妞忙出来迎接。不知怎么打招呼,尴尬的微笑和寒暄了三两句便赶紧回厨房忙活起来了。“今天一定好好表现,让他能吃到相对美味的饭菜吧。”妞妞一边切菜一边暗自揣摩着。透过厨房模糊的玻璃看见吉吉,四目相对。她尴尬的低头,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炒菜。内心彷徨、紧张却又窃喜,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见到他了。还是原来的样子,还是那般的神采奕奕,充满活力。见到他,妞妞害怕自己会不会像从前一样羞怯的,失去自我?
毕竟在他的面前妞妞一直是拘谨而又小心的。也许吉吉早已感觉到了莫名的压力和危险意识,妞妞在精神上就像一个吸食海洛因的瘾君子一样。她没日没夜的等候他的短信,哪怕只是一句“晚安”;她盼望着在生病期间他能第一时间给她问候;她不断发朋友圈引起他的关注。殊不知这些行为只会让他厌恶、惶恐不安、压抑...在前两个月的聚会中他再见她时,冷若冰霜。妞妞像个沿街乞讨的妇人;披头散发的疯子;蓬头垢面的泼妇;像病入膏肓的患者...他似乎也跟她说:“请你消失!无知的人。”
妞妞深深明白,自己是这样的需要他,如此的爱着他。不需要他的任何承诺和付出,只要他在她心里,看见他开心的微笑就已满足。
妞妞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能为他做点什么?思去想来,吉吉老师平时工作的局限性内心压抑,任务繁重,应酬多。他内心需要释放;他渴望轻松、自在、自由的感觉;他需要年轻人身上的阳光和活力。而妞妞恰恰相反,抱怨、悲观、黏人、给人紧张的感觉。换做谁都不愿意跟这样的人做朋友。生活是需要有自己的空间的,生活是需要正能量的,我们大家都需要。
妞妞决定蜕变。见到他是心理老师陪护妞妞的第七天。老师已经教给了妞妞情绪稳定的方法。这一天妞妞只是略微的紧张之后,便彻底放松了自己。
妞妞勇敢的走出去,不羞怯,不担忧,一切顺其自然。她高兴地和大家一起吃饭、谈话...没有觉得别扭和不安,心里更多的是感到和他在一起的踏实和温暖以及满足的内心。
之前妞妞偶尔的和吉吉一起去歌厅K歌会担心歌声不优美而扭扭捏捏不敢唱。其实她心里明白越扭捏就越不自在,就越难堪,结果就适得其反。于是,妞妞豁出去了。她肆无忌惮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毫不保留的倾泄。她不仅看到他很开心也看到了大家对自己的肯定和赞许。妞妞看到吉吉快乐、轻松地像个孩子一样和大家一起唱、一起跳。妞妞内心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喜。
其实爱一个人并没有错。只是你的爱不要成为他人的负担和威胁。之前的妞妞看起来示弱的乞求事实上是对吉吉老师心理实施的一种控制,这是多么的可怕和荒唐。
妞妞在竭力改变,是因为爱。唯有爱可以解决这社会的所有问题,因为爱就是将心比心,爱是推己及人,爱就是反求诸己。你要别人怎么样对待你,你应该先怎么样对待别人。
妞妞开始逼迫自己每天写作,现在已经是第九天。她想一直坚持下去。她的爱好就是写作,也是她的小小梦想。虽然基础很差,但是老师告诉她,只要定好自己的小目标,永不放弃,锲而不舍。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妞妞说不能给吉吉增添任何的负担和压力。不在他忙碌的时候去无故打扰他,应该在他失落的时候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和问候。不要成天无病呻吟,不要成天要求本已很累的他时时陪伴...她只希望他快乐;她不能给吉吉的家庭和生活带去任何的威胁和负面影响。她只愿他每天都快乐、健康、幸福就足矣。妞妞愿意做一杯热茶,温暖吉吉,温暖所有人。
妞妞现在的生活都很充实。她在努力地去做一个独立、阳光、向上、充满力量的人。她正在付诸行动,朝这个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注:文中的吉吉并没有那样的爱妞妞,是妞妞的一厢情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