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上有很多很好的想法,想说但还是咽下去了;
别人无心的话或动作或表情,认为对方是在指责或耻笑自己;
回想过去的一些事感到尴尬,痛恨当时的表现。
这种相信自己是有缺陷的,并且因此不值得被接纳和归属的强烈疼痛和体验,在心理学上称为羞耻感。换句话说,就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当内心怀有不正常的羞耻感时,就会成为一种束缚,让我们缺乏勇气去面对很多事情,也不敢正视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内心的脆弱,很容易为自己的表现感到焦虑,只能用几种错误的防御方式来逃避羞耻感。
一、否认。明明做了某件事却拒绝承认。
二、回避。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到羞耻和无措而选择沉默。
三、暴怒。别人说你衣服不合身,你能把水泼到对方的脸上。
四、完美主义。因为害怕说错话而不怎么说话。
五、傲慢。傲慢地贬低别人,从而感受某种优越感,将羞耻感转移到别人头上。
六、出风头。爱出风头的人展示TA真正想隐藏的东西:经济实力不行却疯狂追求高额的品牌产品进行炫耀。
而内心缺乏羞耻感时,往往以自我为宇宙中心,缺少人际交往和公众生活中界限的认知,不能给自己起到警示和预防的作用,从而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表现:年轻的情侣因为缺乏羞耻感,在公众场合过分亲密;无礼的朋友因为缺乏羞耻感,在公众场合取笑朋友的隐私。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羞耻,是有一个标准的。超过这个标准,羞耻就有道理;不到这个标准,就觉得无所谓。
古代男女在公共场所牵手是让人感觉羞耻的事,而现在这样的行为就显得很正常。
古希腊的运动员不穿任何衣服,认为裸体能展现人体之美,而我们觉得裸体会让人感到羞耻。
由此可见道德的标准,随着时代和文化会有巨大的波动,等到这个道德规则或观念不再存在,这种羞耻感也就不会继续存在了。
一、建立自己对羞耻的标准。每一次感受到羞耻情绪的时候,审视自己该不该羞耻,感受到羞耻的原因,必须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而不是”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在公共交通上面,老人上车了很多人没有让座。如果遭到了指责,是否要感到羞耻?只是没注意到老人;看着对方很健朗,觉得TA不需要坐;自己本身不舒服需要坐着休息……审视自己的行为有没有错,对错就是帮助自己建立感到羞耻的标准,自己没做错那就没必要羞耻,勇敢地面对它。
二、挑战羞耻感。我们可以在一种安全的环境中将羞耻感展示给别人,这并不是说向那些不信任的人透露,也不是向所有人广而告之,找来一个可以开诚布公的人,或者就在评论区里描述,表达出来往往会让你感觉这也没什么羞耻的。
想想“你有对象吗”、“TA是单亲家庭”……对于一些人来说会感到羞耻,但是对于没经历过的会觉得没什么。勇敢表达出来,有些事并不是别人在嘲笑或羞辱,可能只是自己没放开。
我们可以根据挑战防御方式来面对羞辱感:如果经常使用否认,那要承认在某些事情上感到羞耻;如果常回避某个场合,那勇敢面对;如果经常性勃然大怒,那这时放松你的双肩、双臂、双手和深吸一口气;如果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让完美形象产生瑕疵——至少让三个人知道自己在某件事上不太完美;如果常傲慢自大,那在某场交谈中让自己和对方平等,或者请他人为自己提建议和意见。
更多精彩请在应用市场下载“追求”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