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的治愈系,逃离过度羞耻的困境,活出无畏的人生!
小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被父母用来培养自己孩子的羞耻感,每每都成功,几乎没有例外。性格的暴怒和交流的逃避交替出现在可怜的孩子身上,其中自愈性强的孩子会中和部分伤害,自卑中包含了一种倔强,反而会激发内在的潜力,促使自己变得更强;性格懦弱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满满的都是伤害,变得逃避,自闭;强烈的羞耻感的伤害会让他觉得自己就不该活在世上,活着也是丢人。严重的可能会用自杀了结一切。
适当的羞耻感是良性的、健康的。它会让人进步,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正确的引导之下,那种淡淡的羞耻感会起到警示作用,让人收敛自己不当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有不错的改变。
今天我们需要解读的是过度的羞耻感。对于他人给予的谩骂、指责、训斥、羞辱等行为产生强烈羞耻感的孩子,其伤害性是极大的,因为她不知道该怎么排解内心的不安,会变得讨厌自己,有的会自闭,有的会变本加厉,还有的会伤害自己。该怎样治愈呢?开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羞耻感?羞耻感是怎么跑到你身上的?过度羞耻感的孩子或者成人都有哪些表现,进步发展的危害等等?
一、什么是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种信念,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羞耻感是痛苦的,它逼着你相信自己作为一个人存在与生俱来的缺陷,每时每刻都有负面的想法困扰着自己,比如:我很差劲、很丢人、没人会喜欢我、我就不该来这个世上;表现在肢体方面就是容易脸红、心跳加速、语速变慢、东张西望等等。心理表现为极度缺乏自信心、沟通力和勇气。
自我调节能力强的事后会很快恢复,减弱羞耻感带来的负面能量,让其变得适度,这种状态下的适度羞耻感是很有好处的,它会让我们内视自己的缺点并不断改正,加强自己的能量,逐渐变得自信而坚强。
缺乏适度羞耻感的人,或者说毫无羞耻感的人却很可怕;他们自认就是宇宙中心,很难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也就是那种极度自我的自私鬼,他人是无法对其进行干预影响,哪怕强制也不行,日常表现为行为夸张,极度自信,无法听进去任何信息,我行我素。这种人三观不正,凡是都以自己的标准、自己的私念为出发点,丝毫不顾公德和别人的感受,行为嚣张,具有强烈攻击性,很容易伤害他人利益;比如垃圾人就是这种人的升级版,其实他们是极度自卑的,内心非常胆小怕事,做出过激的表现其实是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罢了;制服他、打怕了就会回归本色。
而过度羞耻感是最可怕的,严重的话会走向死亡。产生过度羞耻感的人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1、羞耻感的表现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不可逆转,无处不在。
2、看待问题的角度越来越极端,人为扩大羞耻感的力量,觉得自己不配任何事物,就是个多余的人。
3、深深陷入逃避的心理障碍中,不能自拔~转而用出现一些对比抢了的手段掩盖自己的极度羞耻感,比如:暴怒、傲慢、回避、否认、炫耀、甚至用完美主义来保护自己。
二、正确面对羞耻感
说了这么多,那么过度羞耻感是怎么形成的呢?原因有很多,我们今天就从父母的教养方面阐述一下: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这也就给比较带来的过度羞耻感形成可能性;比如忽略孩子的感受、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不兑现对孩子的承诺等等不恰当的做法都会让孩子产生过度羞耻感,觉得自己不值得、或者不配被别人关注。
很多家长都有带孩子学习的经历,这时候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还能干什么!”、“你怎么这么笨,你看你班的李四多聪明!”、“如果再做错就不用吃饭了,丢不丢人!”,类似这些做法都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差,具体表现在不自信,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可是担心自己可能做的不对,羞耻感油然而生;慢慢就会变得不爱说话,做事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又做错了;甚至来自己在外边受到欺负也不敢和父母说,久而久之这还自己被自己亲手给毁了。
另外,过度的保护也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总是担心孩子一个人做不好事情,过多的参与进去,让孩子缺乏自主意识,从而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是个无能的人;当被人问起自己不自信的方面,就会觉得羞耻,产生严重的羞耻感。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长大的孩子面对父母嘴里别人家优秀的孩子,产生的挫败感,什么“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的威胁,无可救药的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进而产生深深的羞耻感。
还有就是自卑的父母,觉得自己无能赚不到钱,无法给孩子优裕的生活,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我价值感也会很低,很容易产生过度的羞耻感。对于那些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的孩子,就会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拿别人的东西、偷拿家里的钱,来满足自己的缺失,寻找和其他孩子平等的感觉。啃老族就是在父母这种自责中,活出自己的无耻嘴脸。大家可能看到一些报道:大学生跟自己的父母要钱买苹果手机,经典的对白是:你看人家的爸妈多好,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哪像你们要什么没什么,真丢人!是谁给她的勇气说出这种话,细想就是他丢人的父母自卑的表现,造就了如此不堪的孩子。
当然,家庭的影响只是一部分,但是作为父母应该引以为戒,避免伤害到自己的孩子,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了解羞耻感带来的利弊之后,就要针对不同特性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三、羞耻感的社会现象
对于有些行业而言,羞耻感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与他人认同、被他人接纳的强烈愿望。在团队里、工作单位、家庭、社团等等集体里,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有人落伍了,对集体荣誉抹黑了,羞耻感会及时纠正我们的行为,已达成与整体共同进步的愿望和责任。我们追求时尚,表现出与他人相同的价值观,以表明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从穿戴、品味、言行都需要达成统一,不然就会被踢出圈子。我们还必须尽力争取他人的重视,努力达成一种能力的认可。例如,男人努力认同于社会对于男人的刻板印象:坚强、竞争、力量、独立、有涵养;女人则会为达不到别人为自己设定的标准而感到羞耻,化妆品、时装、包包、聚会场合、社交圈子无一不是女人为之振奋的攀比工具。社会期望她们不要纵欲过度、霸道无理、虚荣心爆棚、充满攻击性,相反,社会要求她们低眉顺眼、温柔体贴、小鸟依人、敏感而可爱。如果我们不想产生羞耻感,就必须认同于社会为我们设定的价值标准。
有时,为了避免羞耻感,我们不得不与他人相处,向他人表明自己与其同类,并竭尽全力排除异己;虽然有时做得过分了点,也感受到了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乐此不疲。退伍兵凯思告诉我,人们参战与其说是愿意或喜欢,不如说是为了避免因自己与众不同产生羞耻感,尽管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还是深深的影响着内心的想法。被社会价值标准认同,以免让自己产生羞耻感,同时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道德约束。冒羞耻之险意味着需要冒不被接纳、没有归属感的危险,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羞耻感具备一定的社会调节能力。
四、羞耻感的地域差异
羞耻感是有地域差异的,不同人种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羞耻感的理解和偏重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中西方对于女孩是否还是处女的理解大相径庭,西方国家认为女孩到了一定年龄,没有性生活是有问题的,是没有女性魅力的表现;而我们国家对此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认为女孩子在结婚前应该洁身自好,不能发生性行为,否则就是不检点,不是个好女人;虽然近些年开放程度已大大改观,甚至有些人有赶超西方的趋势,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羞耻感的研究,国际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展。我们的了解终归是浅显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应用好这门学问,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家人、同事、朋友等,呈现友善、温和、正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