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在新网师受郭筠筠老师的邀请,担任了新网师《高效学习》组的小组长,分担了作业批改的任务,和我一起做这项任务的还有三位老师。最初接到任务,内心是忐忑的。自知学识浅薄,恐不能胜任,但是又不还意思推辞,因为自己已经在这里学习了将近5年,新网师的文化是担当即成长。我又想让自己走出学习舒服区的想法,所以就答应了下来,希望自己的学习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上次的的作业中批改中,有几分作业我没有给及格的分数。一位老师在群里表达不满:
我的作业不是复制粘贴的,每一个事例都是真实感受,作业是预习作业,又不是课后作业,没预习好可以再认真听讲,怎么也不至于连个机关分数都不给吧!
透过她的留言,我能深刻感受到这位老师对于作业分数的执着,她的全部注意力已经被分数占据,她把分数看做对于自己的真实评价,充满了对于批改者的埋怨。在后来的又一次留言,不过这次情绪更大:
无论谁评分,请你积点德,别利用你手里可怜点的一点权力为难别人!
后来也有老师在群里发声:
徐未芳老师说:我替组长说句公道话,都不容易,网师的组长都是义工,有不周全的地方互相理解!
杨瑞萍老师这样说:陈老师的心情我可以理解,第三次作业时,书写一万字左右,分数却不尽人意,看着评语还似乎读出了“嘲讽”的味道,现在想来,也许和当时看到分数时的心境有关。在工作之余学习已属不易,当努力被否定,恼怒甚至放弃充斥着内心,同时也被一种无力感深深地裹挟着……
当晚听了助教老师的作业点评及刘老师的第三次分享后,内心得到滋养,情绪得到安抚。同时清楚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点评老师的话不无道理,认真学习优秀学员的作业,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之处,看到差距后,在以后的作业中,坚持每天啃读,每天书写,不再关注分数,没觉得预习作业那么难了,学习状态渐入佳境……
陈老师有问题沟通解决,遇到困难不逃避,不退缩,在此过程中成长,才能形成策略性知识,这也是昨晚课程的宗旨。相信未来路上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感谢助教团队老师们的付出,为他们的认真负责,不降低标准点赞,在郝晓东老师的《未来教师》一本书里有这方面的介绍,作业能获得良好也属不易作业,即使通过人数很少,也绝不降低作业标准。我看到了助教团队一直在执行这种理念!
有缘在一起学习,携手同行,一起走得更远!加油……
后来我和杨老师还进行了深度沟通,我们意见基本一致,看到老师的辛苦,可是不能降低作业的品质,这是新网师一贯秉承的理念。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来表征我们自己的情绪?
1、首先充分接纳自己的情绪。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需要的是面对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当下,我们看到自己的生气,自己的愤怒,自己的不满,甚至有发泄的冲动,想这位老师,在群里发泄一通,获得反馈。
2、充分觉察自己的内心想法,不断回归自己的思想原点。
我们来到新网师,都是一群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人,是对于教育有着执着热爱的人,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共同体。我们是为知识而来,为成长而来,为真理而来。
3、如何看待分数?
分数是我们学习的成果的见证,尤其是预习作业,是我们自学的开始,是我们冲破自我认知局限能够到达的最远,当然以自己的最大理解来做,这就要求老师在预习的时候,要不断地啃读教材,对于教材里的内容深入思考,并且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思考,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也让我们的老师,包括自己,有时候真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手。
透过分数,我们更应看到自己的知识理解漏洞,而不是被情绪裹挟,被情绪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虽然在群里发一通激愤之言,很解恨,可是也失去了对于自我的一次观照,这样,自己的学习可能就是不断地重复,下一次也不可能进步。
认真学习,不执着于分数。获得进步,获得成长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L先生说:成长就是不断的把困难的事情变成简单地事情。我们的学习过程就是这样的,只要你不断向前,通过一个个困难问题的解决,让自己不断迭代升级,不断超越自我。当你迈过一道坎,走过一段路,默认回首,你可能会发现,原来那些羁绊你的东西,那些困扰妇人问题,早已成为你的支架,成为你的一部分,让你走得更远,走得更有力从容。
如何看待作业?被情绪裹挟,还是进行一次深刻思考,获得一次顿悟,一次提升,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