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春加入网师,网师的学习模式让我一下不适应。自己处在一种被人赶着跑的感觉。经历了两次作业和听课后,自己的学习路径要清晰了很多。似乎也明白了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次作业文本解读。分数是80分。我知道这没有技巧和水平,因为老师的评分标准就是看字数。所以在写的时候没有清晰的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作业,以至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为了凑字数,哪怕是重复的,需不需要的字都给留着,一个目标就是让字多起来。
第二次作业是教材解读。分数是40分。这份作业就需要思考,写什么,怎么写。要去翻阅教材。要花上很大的功夫,才能完成好。我是利用了两个小时完成的,可想而知,本来自己的语文功底就薄弱,还不好好研究。当时听李老师的课,好像只记得语文要素需要做横向和纵向的解读。以为人文主题只要简单说说就可以了。这是自己听课没专心,作业没用心的结果。
第一次看书《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感觉当时看懂了,经过写作业,才知道自己似懂非懂。写预习作业也就是自己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且如果每个作业能写到2000字,要写好这2000字,那可是深度思考的过程。
现在似乎明白了《小语研课》这个作业的设置,文本解读就是让自己想远想宽想高,把文章所有的知识点,所有的训练点都理清、理透,在课堂上根本就担心学生提出任何问题,或者是生成其他的问题。就是要达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材解读就是非常清晰的知道这篇课文的价值,我要教些什么给学生。经常观看到一些课例,一些老师讲授的知识点非常多,大家也给不出个答案,到底这个教材要教什么。反正现状就是,你关上门,怎么教没人管你,只要你的成绩好。我也一直处在这样的迷茫当中。通过《小语研课》,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我将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对整个小语阶段要达到的方向有明确的价值。
练习每项技能都有基本功,在加入新网师之前,我想改进我的语文课堂,我去找课堂录像来看,进步非常慢,学了形式,但学不了精髓,不明白别人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我想练习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这就是一个语文老师改练习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