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细细的品味这一章。看似语言浅显,实际上义理非常的深刻。首先,我们来看李炳南老先生他的《论语讲要》。这一章是讲颜渊向夫子请问什么是仁,这个大问,直接问到了圣贤的心法。孔子跟他说,『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夫子给他回答的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之道,没有先讲什么是仁,而是先讲什么是为仁,为仁是修行方面的,就是行仁,如何去做。
「克己复礼」,自古以来,先儒有两种说法,意思说得不一样,它的读法也就不太一样。第一种,这个克字是当能字讲,意思是说,能够自己复礼,这样读法,应该是读「克,己复礼,为仁」,克字顿一顿,然后己复礼。按照孔注,这是孔安国批注,他是解成「身能反礼」,这个身就是自己的身,复礼就是反礼,复当反字讲,就是回归,回归到礼上来。礼是性德,自性中本有的,孟子讲的仁义礼智人皆有之,人人都有,好人有,坏人也有。而且好人、坏人,这些性德是平等的,不会说好人多一点,坏人少一点,没有的事,问题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回归到性德上。如果能够回归性德,那你就成圣成贤。你要是不能回归性德,你就是凡人。孔子这里告诉我们能够回归性德,这个克字当能字讲,能够自己复礼,把这个克字放在第一个字,加强了语气,能!非常的肯定。这是一种读法。
第二种,这个克当作克制,是动词,克服、克制这个意思讲,己就是自己,就是克制自己。根据马融的批注,马融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他解释克己是「约身」,就是约束自己,把自己约束好、克制好;复礼,也就是回归到礼上。能自己约束自己,而不去对人家求全责备,这就合礼了,这也是为仁之道。因为所谓仁,重在礼让他人、宽恕他人,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你就得到礼的根本了,这就是仁。所以这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当能字讲,这个克当能字讲;第二个这个克是克服、约束,读起来就是「克己,复礼,为仁」。
实际上,孔子答复颜回的这个问题,是引用古语。《雪公讲要》里面引《左传·昭公十二年》,《左传》它是鲁国的一个断代史,在昭公十二年的时候,「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仲尼是孔子,引用了古人说的话,说克己复礼是仁。这说明夫子是述而不作的,所讲的道理,是引用古人的话,古圣先贤说过的,他只是转述,自己没有创作。而他自己也是在践行古圣先贤的教诲,自己践行好了,又传给自己的弟子。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一日克己复礼」,根据马融的批注,这批注得比较浅,《雪公讲要》里面也引他的话,讲得浅的是对中下根人讲的,说的是渐法,不是顿法。顿法是教你顿悟、顿修、顿证,一下让你入境界。对中下根人,没办法一下入境界,就讲浅一点能够明白。马融讲的是,你一日克己复礼了,就一日天下归仁;你终身克己复礼,那当然天下也就始终归仁了。这个归仁,在皇侃注疏里面他讲到,是天下归于仁君,这是对君王来讲的,像君王能够自己克己复礼,这天下万民就能归顺于他。
雪公举了一个例子,周文王过去他是商朝的一个小附属国,叫西伯侯。他在西伯的时候,有两个小国的国君在争田地,他们两个都去周文王那边去评理。走到了西伯境内,发现无论是做官的,还是乡下野人,朝野人士都在互相礼让。这两个国君看到之后,一下子就很惭愧,也就不再找周文王去论理了,互相就能礼让。据记载,当时天下听到周文王的德行,归属周王的有四十多个小国,这是天下归仁的一个例证。之所以周文王有这样的,我们讲的亲和力、摄受力、凝聚力,正是因为他自己能够克己复礼,所以有这种感化人群的力量,大家都归附这位仁君。
所以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桩事情全在自己,不在他人。这个特别是别人没有见到的时候,要注意慎独。在《礼记·中庸篇》里面讲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君子之所以成为一个君子,他就是因为在人家见不到的地方,他还是保持他的仁德,这是真正为仁。能够慎独,别人看到、看不到都是一个样子,这才是真实的德行。只有真实的德行,才有这样的感化力量。
《朱子集注》里面讲,「仁者,本心之全德」,这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的是仁,这个仁和为仁,一个是讲性德,一个讲修德。光是讲仁,这是讲性德,自性中本来具有,人人本具。讲为仁,是讲修德,你得修,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里朱子解释,单说这个仁字,就是本心之全德。本心就是我们的真心,佛家称为真如本性,全德就是圆满的性德,这叫仁。颜回问的问题,那是问得很大,就是什么是本性中圆满的性德?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夫子回答得很巧妙,先不跟他讲性德,直接跟他讲修德,让他知道怎么修,你修好了,你回归性德了,你也就明白了。性德无量无边,说起来没办法说得完全,所以夫子教他一个「克己复礼为仁」。
「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这是朱子的解释,克己就是胜自己的私欲,胜是战胜,要战胜自己的自私自利,自己的欲望,五欲六尘的享受,战胜自己的贪瞋痴慢,能够战胜自己的这些烦恼,你才能够复礼。「复,反也」,就是回归。「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个节文,就是表现出来的,天理怎么表现出来?礼就是,能够把礼做好了,做出来了,你这就是符合天理了。底下又说,「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你看,刚才讲的仁是性德,为仁是修德,「所以全其心之德也」,全其心就是圆满的回归到本性上,把本心当中的性德圆满彰显出来,这叫为仁,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个意思。
「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心的全德就是性德,那就是天理。朱子教导人的,「存天理,灭人欲」。人欲坏了天理,你看人要是有欲望了,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这些东西的时候,往往天理就在他的心里消除了,被欲望给盖覆住了。要恢复天理,那只要把人欲放下。所以天理和人欲是两头,只能取其一,取舍就看有没有定慧,能够取天理、灭人欲,那就是为仁;如果取人欲、灭天理,那就是不仁。
所以底下朱子又说,「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所以「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一个真正想要恢复性德的人,一个君子要行仁的,那是要降伏住自己的私欲,克制自己的烦恼,而回归到仁义礼智这个性德上来。这一回归了,「事皆天理」,做什么事都符合天理了,性德你能够随顺,那事事都符合性德。「本心之德复」,要不要回归这个本心的性德,主动权都在自己,「全于我」,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跟别人没有关系,所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跟别人没关系。
「归,犹与也」,天下归仁那个归,应该可以当作兴字讲,天下兴仁。「又言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兴其仁」,自己能够克己复礼,能够克制自己烦恼习气,回归性德,天下人也都受你感化,也跟着你学习,也朝着回归性德的方向来进行。这是「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夫子讲这个话,朱子认为这是形容。极言,形容这个效果非常迅速、非常的大。自己一个人克己复礼,这天下都跟着归仁了,都能够兴仁、兴礼让了,和谐社会都能实现了。「又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这里讲到,为仁是自己的事情,跟他人无关,他人也不能干预,求自己,其机在我,主动权在我手上,有何难?没有难的,无难也。
底下又说,「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矣」。天天都能克己复礼,这不会难,愈做愈习惯,愈做愈容易,烦恼慢慢也就克除干净了。「私欲净尽」,这个私欲是一切烦恼的代名词,真的,一切烦恼,主要的烦恼就是一个私、一个欲。自私自利和自己的欲望,这两个东西把它放下,那也就差不多了。朱子认为,主要是一个私、一个欲,把它克尽了,「天理流行」,性德就能够流露出来,「而仁不可胜用矣」,这个大作用可就全显出来了。可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了。
朱子这里讲到私欲这两个字,认为私欲是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让我们不能够回归仁、回归礼,最大的拦路虎。确实,这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对初学的人。我们恩师也常讲,你要学圣学贤,要入门,必须放下十六个字。哪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就是拦路虎,先把它们降伏住,然后才到门口。朱子认为把这个降伏住了,就能够入门了,这个还不行,这还是比较浅的阶段。当然佛法的修学境界更高,朱子认为这样私欲净尽了,就能天理流行了;佛法说还不行,还得要再往前,把这十六个字克制了,你要入门,还要再进一步,那就是把自己的见烦恼断掉。
见烦恼包括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见惑,细说有八十八品,总括是五大类。这五大类的见惑都放下了,你就入门了,这是真正成为佛法认定的圣人,这个叫须陀洹果,初果圣人,位置并不很高。这是等于佛法修学,你能够上了小学一年级,日后的路还很长。断了见惑,还要断思惑,思惑八十一品断尽才证阿罗汉果。阿罗汉,这叫一个学位了,像大学毕业了。然后再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是分别,见思烦恼是执着,这些统统断尽了,你拿到第二个学位,菩萨。再往上,还得断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四十一品都断尽了,你就拿到最高学位,佛陀。所以说,这上面还有很长的一条路。但是基础功夫,确实儒家里面讲得也很详尽,那就是一个私、一个欲。所以,儒家是佛法的基础,学儒学好了,你成为世间合格的君子,成为世间圣贤,那你入佛门,你很快就能够拿到佛门的学位,否则在佛门你想要成就很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先在儒、道的基础上扎根。
《朱子集注》里面又引程子的话,程颐先生,「程子曰: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这几句评论也相当好。程子讲,非礼之处就是私意。为什么我们做的事情会不符合礼?因为有私意,有自私自利的意思,想着自己了,没想到别人,这就不合礼了。你想着自己,忘了别人,对人的尊敬就减少了。那「礼者,敬而已矣」,心中尊敬都不够了,外面礼肯定就有非礼的地方。这里讲,「既是私意,如何得仁」?有了自私自利这种一点点的念头,仁就没有了,为什么?你看这个仁字,人字旁、一个二,两个人,代表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自己与别人是一体的,这叫仁。你只想着自己,没想到别人,一体就被破坏了,那如何得仁?仁就没有了。所以要想得仁,首先把自私自利彻底放下,把我放下,我没有了,仁就得到了。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佛法里面讲到的阿罗汉,断了我执,他真正没有我了,那就是真正得仁了。菩萨就比阿罗汉更高,菩萨是舍己为人,自己都没有了,所以一切就为众生着想,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皆离苦,一片仁慈。仁,在佛法里面称为慈悲,而且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是没有条件,没有条件的慈,同体的悲,为什么没有条件?因为是同体。你想想我们这个身体,这所有器官是一体的。假如说哪个器官有疼痛感,我胃疼了,这手立刻去那里抚摸它、照顾它、关怀它,没有讲条件,自然反应。还能讲什么条件?难道还说我给你多少钱,你才干吗?没有的事,一体的。所以真正到仁体现前了,性德流露,就是这样,他对一切众生,跟对自己是一体,一模一样,关怀众生正是爱护自己,众生的苦难就是自己的苦难,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下手处,这是程子这里讲的,「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那就是把自己自私自利给全部放下。还有一丝毫的自私自利留下来,那你这个礼就没归尽,这个仁就得不到,那就做不得圣人。圣人可贵处就在这里,已经把自私自利全盘放下,无我了。
程子「又曰: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你自己能够克己复礼,这里讲的克己是克尽己私,把自私自利放下,你能够回归到礼上来,那么事事皆仁。仁,它的体是自性,整个宇宙万事万物都是自性所生所变,你能够回归到仁体上,那事事皆仁,仁无所不在,哪桩事不是仁事?换句话说,哪个人不是仁人?每个人都是仁人,这叫天下归仁,没有说不仁的事、不仁的人,事事皆仁、人人皆仁,那证明已经回归到自性了,才是真正的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