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汣月
今日村里逢集,整个街道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原本就狭窄的街道,此刻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
我开车而来,却无法驶入,只得将车停在村头,徒步穿行其间。
“这个竹筐多少钱一个?”
“十元一个。”一个稚嫩的声音传至耳畔。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正在售卖竹筐。那些竹筐色彩斑斓,很漂亮,大大小小足有十来个,规整地摆放在一块略显陈旧的蓝色布块之上。
在她身后,想必是她的母亲。那母亲留着长长的大辫子,垂在脖子前面,身着的花格子衬衣虽显破旧,却干净整洁。她正坐在凳子上,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编着竹筐,一根根竹片在她那双灵巧的手中上下翻飞,仿佛在欢快地舞蹈。
我走上前去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这些竹筐,其做工细腻,颜色搭配清新宜人。我挑选了一个稍大些的,问道:“这个多少钱?”
“这个大的二十元,您给十八元就行。”这时,她的母亲抬起了头。
这张脸庞是那样熟悉,可我一时竟想不起来。在脑海中竭力搜索,仿佛驾驭着时光机穿梭回往,终于,我记起来了,她竟是我儿时的玩伴——桂花。
就在这时,桂花似乎也认出了我,惊喜地喊道:“小慧?”
我:“桂花?”
我俩几乎同时喊出了对方的名字,她赶忙扔下手中的活计,从屁股底下迅速抽出凳子递给我,自己则随手从身后拿了一块砖头坐下。
桂花上学时成绩出类拔萃,不知为何如今却摆起了地摊。闲聊中得知,桂花家里因兄弟姐妹众多,交不起学费,初中毕业后便辍学了,在家帮着父母操持农活,照顾最小的弟弟,没过几年就嫁了人。
她的老公是邻村的,腿部残疾,家里条件很好,婆婆重男轻女,一心想要个孙子,可天不遂人愿,桂花接连生了三个女儿,身边这个是最小的女儿,因身体原因,桂花无法再生育,和挑剔的婆婆也无法继续住在一起,便和老公还有女儿们搬了出来。
为了维持生计,两人学起了编竹筐的手艺。桂花讲,起初编得差强人意,也无人问津,可她不服输,就一点点钻研,一次次改进,渐渐地,手艺日益精湛,竹筐也编得越来越精美。经常有人上门来收竹筐,说是出口,到了国外当做工艺品来卖,远比机器做的有收藏价值。但是手工活慢,一天也编不了几个,虽说挣的钱不算太多,但好歹能让一家人的生活得以维系。
我望着桂花那双粗糙的手,上面布满了岁月与劳作留下的痕迹,内心不禁涌起一阵酸涩。曾经的桂花,那般活泼灵动,充满蓬勃的朝气,如今却被生活磨砺得如此饱经风霜。
那个小姑娘,始终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里透着懂事与乖巧。桂花说,孩子特别听话,学习也很刻苦,这不放暑假了,写完作业就来找我了。大女儿上了大学,二女儿上高中,她只盼着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将来有大出息,不要像自己这样早早被困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之中。
集市上人流如织,喧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可我们却仿佛置身于独属于彼此的世界里。回忆着儿时一起嬉戏玩耍的点点滴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时间匆匆而过,我买了几个竹筐,准备与桂花告别。离开时,我回头望去,桂花又低下头继续编织着竹筐,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向生活诉说着她的不屈与期望。她的女儿也在一旁帮忙收拾着,那小小的身影令人既心疼又欣慰。
集市上依旧热闹非凡,而我的心情却略显沉重。桂花的境遇让我深知,生活并非总是一路坦途,充满了诸多的无奈与艰辛。然而,桂花凭借着她的坚韧与乐观,在困境中奋力撑起了一个家。而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在困境之中坚守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回到家中,我将竹筐妥善放置好,每次看到它们,桂花那坚强的模样便会浮现在眼前。我暗自决定,往后要常去探望她,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让这份儿时的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