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柯
自己一个人独身久了,便散发出着一种冷清的习性。
与一群友人走在路上,也会毫无声息地就成为脱离状态,一个人走在人群的最前端,如若此时有一人,正好也走在最前,与你齐肩并驱,那么与此人,就是我此刻最佳的状态。任何时刻可能我都是和当时离我最近的,可能左手边,可能右手边的那个人或那群人谈笑风生,无论是熟悉的,还是相识度一般的,或者刚认识。这就是我这个人古怪的地方。
在我的生命里,一切充满着如此随意的偶然。
在静好岁月的慢慢流逝中,我更是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不再把快乐沉浸在整日琐碎的闲谈之中,不再把时间定格在漫长的没有尽头的电影画面中,也不再把精力交给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会豪情壮志地把热血洒向幻想的成功道路上,因为明白,人的一生是否充满意义不取决于人生是否成功;不会想尽办法地积极努力融入集体以证明自己是这个社会的正常产物,因为明白,取悦别人努力让自己合群不脱单不受人排挤就证明自己也可以拥有一份好人缘;不会整日战斗在努力脱单的一线中,不会因为在主流中对立出来的孤单而感受到孤独,依然会相信爱情的美好,但也热爱自己努力打造的想要去过的现有生活。
生活中处处可听见悦耳的欢声笑语和看得见的沉默寂静,但并不可断定不扬起嘴角的便不快乐,也不可断定笑的最灿烂的就最快乐。灵魂上的快乐,有时并不依靠肉身来表达;肉体能表达的快乐,也并不一定能直入心灵。
灵与肉密不可分,但却也实实在在,分的干干净净,清清楚楚。
灵魂的孤独是,你和大家走在一起,歌声相伴,欢笑声从来未曾停止,但却依然感觉到孤独,那是一种不能表达的寂寞;灵魂的孤独的与生俱来,便是它是在你呱呱坠地时,他人不能明白你哭声的涵义,你也不明白他人脸上的喜悦时的不能感同身受。
宁静致远
人,终究是活物。
变化万千的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万物的天性。
人的天性,注定人是集体生活的种族。那么一个不能合群的单体,孤独感的产生则是必然。有些情感,我不希望自己去把握控制,我必须保持自己体内剩余的感性因子,我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享受我热爱的我正过着的生活,所以,我享受了孤独。
有时候,承认自己孤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十分足够的勇气,因为承认,代表着需要面对。需要面对庞大集体的嘲笑与不屑,好友之间对比产生的优越感,亲人的担心与不安,他人对你产生的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代表你在他们眼中已然是个弱者的形象,而他们是这个社会的正常人,你如此弱小,就造成交往过程中身份地位的不对等。中国封建阶级文化延续几千年,虽出现许多不符合当时文化背景中的例外的王公贵族与底层平民做成推心置腹的好友的美好民间故事,且不深究这阶层相差甚远的友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却说说有多少人是这例外,寥寥无几。
所以,当你承认自己与大多数人不同,也就等于间接承认自己在多数人眼中变为弱者,弱者和强者之间的交往,由于各自自尊的关系,强大的孤独感扑面而来。
就拿眼前来说,在各自交际圈不同的情况下,你和你的好友,在你们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是密友,那如果把你单独一个人带入其中一方的交际圈中呢?此时你的密友畅游于自己拿手的朋友圈中谈笑风生,变得完全不是只有你们两个人时的模样,尽力散发着自己的光芒时会忽略你的存在,此时的你,可能也只是你的密友交际圈中一个可有可无的朋友。
一个人如果做着自己拿手的的事情的时候是最快乐,最有自信的。然后,原本你熟悉的好友也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此时,你就是孤零零的在交际圈外的一个人。
孤独,此时此刻使你平静地再不能更平静。
在孤独感中,你甚至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每一个毛孔的张合,感受到每一根血管里血液的流动。你的眼睛变得更为清澈,明亮,你能看到自己身体里经络的每一个变化,听见每一个跳动,你会看的更远,看的更深,你会完全了解自己,你也会看到自己的心。
禅坐,感受内心
孤独的味道,是苦的,是咸的,到回味,确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