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我学会了;不客气,你没有

上学的时候,我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听课的时候会认真听讲,该做笔记的时候也认真做笔记,但是课下做练习的时候,就会偷懒,觉得自己学会了,干嘛那么辛苦做练习。

结果,真正考试的时候,对于一些细节的地方,似懂非懂,似是而非。虽然,后来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但是改变一个长久以来的坏习惯,并非易事。

最近,发生在身边的3件小事,更让我意识到,想和做的差别。

1.

年底了,公司推出了跨年的产品,对员工对客户都有利,但是自己没有太当回事儿。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问我,打算怎么做这个事儿,我随口说了句,是挺合适的,然后就没下文了。

同事见我没啥反应,问我有没有认真计算一下,这事儿真的值得弄。我含糊的说,大概算了一下,是挺合适的。

同事有点恨铁不成钢,你到底有没有认真计算,大概算了一下,算出来是多少?

其实当时我心里确实是没概念,眼睛过了一下,觉得这个事儿挺好的,但是有多好,跟平时的政策差在哪,具体差多少,我并不清楚。我也没有认真去计算,更别说算出具体的数据。

最终,我在同事的推动下,认真做了计算,跟客户做了推荐,也成功出单。

复盘了这件事儿的前后,我开始对这件事儿只是过了一眼,没走心。同事提到这件事儿,说要计算,我打心里是抵触的,因为自己不擅长算数,情绪上有了对抗。后来自己调整了情绪,理性告诉我同事说的对,自己开始认真计算,算出结果之后,认可了这件事儿,然后开始行动,并幸运的拿到了结果。

就此,我也认识到,改变这件事儿,真的非常不容易。其实每年年底,都有类似的活动,我经历过可不是一年两年,但是直到这一次,我才开始参与进来。

2.

最近,国债逆回购的收益率比较高,推荐客户参与。有一个客户姐姐,跟我讲她之前学过的理财课讲到,在季度末,年末的时候,可以利用国债逆回购和货币基金组合,在节前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买入1天期逆回购,资金在节前倒数第一个交易日到账后,购买货币基金,这样,整体收益可以提高30%。

估且先不说提高30%收益的合理性,货币基金在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购买,节假日是不计算利息的,虽然做了一个组合购买的行为,但是在这个时候购买货币基金的行为是无效的。

我建议客户姐姐只做逆回购即可,客户姐姐听从了建议,转进几十万做了逆回购。

我们在学习一些知识,课程的时候,只有真的去实践,才有意义,就像辉哥所说,不经实践的知识不值一提。

3.

我平常发公众号的文章,都是通过手机版的订阅号助手,对公众号功能的更新不是很了解,最近发现很多公众号都设置了文章精选,自己也想做一个。

求助了一下度娘,看了这条的操作方法。

显示所有大图

看起来很简单,我进去浏览了一遍,感觉学会了,直接把浏览器关了。

在自己的公众号找到了文章,没找到3个点儿,重新进浏览器,看了一遍操作方法,原来是在订阅号助手里操作,不是在公众号。

又把浏览器关了,匆匆忙忙打开订阅号,进去了又忘了接下来的步骤,再一次打开了浏览器,认真的看了一遍,这下终于操作成功了。

虽然只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操作完,竟然有一丝丝的成就感。

发生在我身边的这3件再小不过的事情,从开始到完成,都经历了从想到做,到最后出结果的过程。

虽然每一件事,都是小事儿,但是每一件都有意义,因为不仅仅是停留在看了,想了的层面,而是实践了,落地了,有结果了。

一本好书,一门好课,都是作者的心血和积累,不是学了一遍就能掌握的,可能要学上几遍或者更多遍。

在学的过程中,一边学一边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那些自己没注意到的细节,返回来找方法,找途径,然后再实践,循环往复,直到自己把路走通。

所以,没有任何一本书,一门课程,能让你学了之后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发生神奇的变化,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财方法可以让你瞬间财富自由。

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时间的积累,认知和实践的积累。

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凭空增加,也不会凭空减少,提升认知并实践的过程就是能量积蓄的过程,当你储备足够多的能量,正向的改变已悄然发生。

我是妮妮,更多文章详见公号 妮妮的成长日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