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羡慕别人一年可以读上百本书?
羡慕别人可以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是的,我也是这样羡慕别人的,并且我也想成为这样的“别人”。
清楚了目标的好处是可以从行动上模仿、参考,向“别人”靠近,于是今天学习的主题就是“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的两个要素,一个是“速度”,另一个是“理解程度”。
影响我们阅读速度的原因也主要有两个:
一、注意力不集中
被动不集中:容易被周边环境影响,分心。
主动不集中:内容无趣或者不理解,跑神。
阅读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手、眼、脑同步协作,可以延续上次分享的#带着目标去阅读,心中有目标,就容易专注。
二、语言单位小
一类是逐字理解逐字读。
一类是以词组、语句甚至故事为单位阅读。
自然后者速度要比前者快很多,文字的目的是表达作者的语言和思想,如果这段文字是点缀,可以快速略过;如果已经明白作者表达的意思,同样可以快速通过。
那么知道了原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方法一:工具辅助
这个方法有效但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辅助工具是“笔”那么它会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比较好用,因为大脑天然对移动物体的敏感性,它可以在一个时期内解决专注的问题(后期会影响速度),并且只适合纸质书。
方法二:眼肌训练操
在阅读过程中眼球会随着文字快速移动,最好实现“眼脑直映”,这就需要眼部肌肉很灵活,也要有足够的“视觉广度”。
在这里我不想安利手机上的一些视觉追踪游戏。因为在幼儿园工作,所以也想分享一个锻炼眼部肌肉灵活性的小小眼肌训练操,如果有孩子,还可以做和孩子的互动游戏呢!
眼肌训练操的语言:“上面有棵树,下面有朵花,左边有只鸟,右边有只鸭,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满眼都是花”,眼球对应文字中的“上、下、左、右”转,这个办法亲测有效,可以试试哦!
方法三:刻意加速
在《快速阅读》中,这个方法叫做“高速公路效应”。就是当我们习惯了在高速上开车,日常就容易超速相同的道理还有听书,当听一段2倍速再返回听1.5倍速就会轻松而清晰。
阅读也是这样,先刻意培养加速阅读的习惯,先快下来再减速,然后再加速再减速,循环反复,刻意练习,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语感。
有研究说明,达到快速阅读的思维底线是600字/分钟,一般人的阅读速度是200字/分钟,这中间就是我们的提升空间。
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我很好奇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于是,就让朋友掐表测试了一下:
一本是偏故事叙事类的《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可能由于自己日常比较偏好叙事性文字,所以结果还不错,平均每分钟竟然超过600字,并且能复述主要内容
一本是文字风格不熟悉的《人生脚本》,随便翻开一页开始计时,平均一分钟约350字,复述内容不清晰.
这个小实验说明了快速阅读的另一个要素“理解程度"的重要性。
第一本书又快又印象深刻就是因为日常的阅读偏好使得有这方面的积淀;而第二本书慢且理解程度低说明这个领域储备不足。
所以,“快“不是目的,又快又好才有意义,在新领域做前期储备和建构搭建的时候,要允许和接纳自己的慢,如果想更有成就感一点的,书单可以采用ABA模式,难易搭配,前面有成就感,对后面有期待,我想,中间这个难的书也就不那么难啦!
所以,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