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孟子”在三迁过程中的成长中我做了提取练习,目的是再重新了解这个故事本来面目的同时,提取出能为今天所用的知识点,也就是实践“学以致用”的能力。
今天在原有基础上,我再从“孟母”的角度去审视整个事件,从中提取出做为一个“有选择权”的“决策者”,应该如何在工作中带领大家走向成功。
为了让思路简单明了,我使用三点叙事法:从一个故事的“主、谓、宾”来分析一个事件。
第一:主“孟母”
这里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依存关系”比“主次关系”更重要
“孟母”作为这句话的主语(但事实上是孟子),她和孟子的父亲一样是是贵族出身,只是到他们这一辈可能就没有什么势力了,再加上孟子父亲的过世,家境没落,可怜的妇道人家孟母带着孟子住在墓地附近,应该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整天为一顿饱饭忙活着;
但孟母作为贵族的后代,肯定天天想着要改变这种状态,但是作为一个妇道人家有无能为力,所以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孟子身上,希望孟子有一天出息,给这个破败的家带来希望,改变生活环境;
孟母作为一个母亲,作为那个小家的顶梁柱,为幼年的孟子顶出了一片天,使孟子在她的庇护下成长,这一顶就是一辈子,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如此;
此关系同样可类比到公司中,“上级”为“下级”撑起一片天,“下级”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希望,公司是“上下级”共处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在“墓地边”的那个家里,没有孟母与孟子的这种相互依存的这个关系,这个家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孟母撑起这个家是让孟子茁壮成长,孟子的茁壮成长带给这个家以希望,缺一不可;
同样的,再小的公司,只要“上下级”知道相互依存,它也叫公司,相反,再大的公司没有这种凝聚力,也就名存实亡了。
第二:谓语“迁”
这里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干好自己的事比瞎操心更有效。
“迁”,“迁居”;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由原来的“墓地边”迁到了市集附近,这次的搬迁改变了原来生活的整体结构,原来孟母一个人在农田里能点吃的就能解决生计问题,但现在孟子也大了,她也没有之前能干了,原来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这个小家的需求了,所以这时搬迁到市集之后,生产任务就分到孟子身上,这个转变是个过程,一方面是由于孟母的生产能力在下降,一方面孟子通过成长慢慢掌握了劳动能力,慢慢的接过维持生计的任务;
这个过渡是缓慢的,在这期间孟母的第一迁与孟子的第一次转变在同时进行,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企业转型”,在这期间很多不确定性都会给个人带来不同的压力,面对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当下自己认为自己能做的事,而且是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把注意放在自己身上,任何困难都不是问题;此时最忌讳的是把注意力投向旁人,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对别人的事情“盲目热心”,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的是没干,还把别人的事给搞黄了。
第三:宾语“三”
这里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做事的“适时性”比“数量”更可贵。
孟母在这三次迁居过程中都是建立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长远目的只有一个,让生活变的更好;
孟母第一次迁居可能是在孟子12岁左右,现在的小升初的阶段,第二次可能是18岁左右,现在上大学的那年龄,第三次故事中没有讲,我想可能是成家后另立门户时的迁居,那大概是24岁左右;
在古代,个人成长的时间可能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我想可能会周期会更长一些吧,孟母在每次转折前,从个人身体、智力,到家庭经济都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迁居的顺利实施;
但是不管是孟母对孟子成长的观察带来的反思,还是孟子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的性格表现,都会促使他们每一次转变都会比上一次更好;
孟母在长期的观察反思中总结到:孟子幼年时学人哭丧可以理解,但年龄渐长,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在孟子12岁前后,完成了第一次迁居,同样的方法促使他们进行第二次搬迁;
古人云: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孟母只做了两次迁居,最后一迁留给了孟子自己,这样也就完成了孟母在孟子成长中所要尽的义务,成功的把他推向了社会,培养出了一个有用的人;
在公司里,也只有通过这样不断的“迭代”,才能保持公司永久活力,而不是我们感念中的“铁饭碗”,这完全是一个害人害己的感念,一个泯灭“人性”的行为;
在合适的时间部署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样效率是最高的,而且能够在做完之后而不恋战也是这个道理,适时的结束战斗也是必要的,就像孟母把最后一迁留给孟子自己一样。
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
1.“依存关系”比“主次关系”更重要;
2.干好自己的事比瞎操心更有效;
3.做事的“适时性”比“数量”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