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对世外桃源心存渴望,在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也许,从这里起我已心存情怀,只是未被自己发现或不了解。
十几年前,因工作原因到过贵州的铜仁和凯里,第一次遥遥的望见侗族木式民居,一排排,一层层,错落有致的坐落于山脚、山间、山顶或山凹,很特别,很有新鲜感。
又因为工作劳累和交通不是很便利,未曾亲临其境,想着以后慢慢看。
而今,穿梭于黔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已然不见。全是现代水泥民居,甚是遗憾。
经过10多年的发展,黔地民居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的心中,我想看特色,很纯粹的民俗特色。
于是我问了土生土长的当地年轻人,为什么不保留下来那些房子,他们不做回答。
我想,应该是这样吧,为了提高居住环境,全拆了,盖成了新房子,别墅式砖混多层别墅,远远望去,也是好看。
当节日的盛装演出已然变成了中老年人。
于是我想,我想看的风景是这样吗?
也许国内保留最多的,建筑时间20年以上的农村民居,在黄土高原。也许,当你看见的第一感觉就是落后,但是你不远万里,多日跋涉,这不就是想看到的高反差?
当天涯已停,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
我们应该保存些什么?
或者怎么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