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一直活在敏感又充满恐惧的世界里,每天都在为一些小事而纠结,搞得自己身心俱疲,身边的人也跟着心累,不知道怎么办了?
你或许也有这样的烦恼吗?因为一件小事会纠结又冲突许久,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常常搞得自己很累?
后来读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书才有所顿悟。
“面对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
在这方面人们的感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钝感力”。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其意为“迟钝的能力”,不是说“你反应迟钝,做事迟钝”,而是特指“心态上的迟钝”。换句话说,钝感力可以让我们对他人的嫉妒和责骂不过度敏感,对自己的失误和挫折不会太敏感。在这种思维模式引导下,我们以“迟钝”的心态去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从而避免因为太多的敏感而带来的“身心俱疲”,以积极淡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遭遇。遭遇
那么如何提高钝感力呢?
1.换个视角去看待事情
当你还执着于自己在别人面前做的蠢事,那么现在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又有多少人没在他人面前做过蠢事?
你会发现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人会在意你的事。同样道理,很多时候人的烦恼多数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2.别当猜想家了,有问题你可以坦诚地问
有时候我们总喜欢花费太多时间推理别人的想法,但又不确定是不是正确答案而纠缠不休,那为什么不直接去问呢?
尤其是你己纠结了一整天,那么不如更勇敢一点,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说不定还有豁然开朗的机会。
3.任何事情带来的影响都不是只有一面的,而且远比你想象的要小
比如从时间这个维度来看,你依稀还记得过去几年前自己做过的很失败的事吗?它对你的现在带来了很可怕的影响了吗?人生很长,一件小事往往真的改变不了什么。
4.减少你的焦虑情绪,乐观积极向前看
就拿考试考砸了来说,我们会悲观地认为:“这次考试这么差,我肯定完蛋了!”“这门课好难,我这么笨,这该怎么办?”诸如此类越想越怕,焦虑不安的情绪得意忘形地掌控了你,一切会偏离正轨,陷入恶性循环中。如果我们积极主动一点,发现坏事里面的意义,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思想是可以改变的,行动也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棘手的问题。毕竟,万事皆有可能,我们不能因为某一种后果就全盘否定自己。所以不妨试试更加乐观的去看待一件事情,而不是满脑子只有最坏的可能。
敏感让我们更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变化,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细节,更好地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因此我们努力做到谨小慎微。但是,一旦太敏感了,这就给人带来自寻烦恼的结果,不如让自己有点“钝感力”,让生活过得更轻松愉快些。
正如渡边淳一所言:“没有自信或者迷茫的时候,左思右想一点都不顶用。这种时候就不要想多余的事情,大胆自信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