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
有一次在正面管教课上,我听到这样一个假设,如果20年后,你长大成人的孩子站在你的面前,你希望他拥有哪些品质?诚实,善良,乐观,自信,自律,有责任心......大多数父母的期望都相同,然而现实中孩子的挑战,让父母望而却步……
1、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面对错误,我们经历过的教育模式通常是以让我们感到难受的方式来激励我们做得更好,例如惩罚,警告,威胁等,目的是让你吸取教训,承诺不会再犯,这种方法短期来看是有效的,他能控制住当下的行为,但是当孩子面对这些难受的方式,能感受到父母的好意?能愿意合作与配合?能觉得自己受到激励?跟父母的关系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我们面对错误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付出代价?还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从而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呢?
2、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从错误中看到学习的机会,教会孩子技能,培养孩子所需要的品格,不需要以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为代价,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要是我们能听见一个大人对孩子说:“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想想如果我们这样对待错误,孩子又会怎么看待自己犯的错误?当他犯了错误以后会怎么处理?
3、以长期目标为指南
当我们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如同指南针,在亲子教养路上指引我们到达的方向。于是,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的“问题”如磨蹭,爱哭,黏人,不专心等挖掘学习的机会,当孩子再次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哎呀,孩子,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啦,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呢,那么想一想我们可以从这个错误中学到什么呢?”
4、坚持鼓励
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增长勇气和自信,可以让孩子建立许多优秀的品质,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困难,从挫折中吸取成长的养份,为了恢复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家长不但用语言告诉孩子,你相信他的人格和能力,鼓动孩子去尝试或再试,更重要的是要与孩子有身体接触,通过拥抱、拍打孩子肩膀或抚摩孩子的头发等方式,把信任和力量传达给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力量,使他们恢复勇气和自信。我们需要看见孩子,鼓励孩子,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把每一次错误看成一次成长机会,父母会少一些焦虑,多一些耐心,更加坚定育儿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