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低估了“写下来”的神奇力量?

在接受了诸多咨询和提问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竟然是一样的,而且都很简单,那就是写下来。比如以下场景。


“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怎么办?”我:“写下来!”

“经常分心走神不专注怎么办?”我:“写下来!”

“行动力不强总是拖延怎么办?”我:“写下来!”

“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怎么办?”我:“写下来!”

“想问题很肤浅没深度怎么办?”我:“写下来!”


这样的对话很多,不过当我只是简单地抛出“写下来”这个结论但并没有说明原因时,你肯定觉得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不足为信。事实上,“写下来”背后有丰富的科学原理支撑,如果你能从根源上了解这一方法,或许就会发自内心地实践运用,从而快速摆脱困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写下来”会有“包治百病”般的神奇魔力。


“写下来”是情绪的调节器


首先申明,这里说的“写下来”是指“把想法写下来”(包括用笔写下来和用键盘打出来),而不是专业的“写作”。实践这一方法不需要什么文笔或基础,只要会写字或打字就可以拥有这种力量。那么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写下来”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我想莫过于它能化解自己的糟糕情绪了。

2019年1月,读者王琪和我说过这样一段经历。

有一次,我朋友被领导批评,情绪特别低落,在自己无法消化情绪的时候,她就用笔一条条写下自己真实的想法,写一下自己到底在难过什么。当把真实想法一条条写下来并想清楚之后,她就觉得没有那么难过了,觉得领导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是在帮助她改掉问题、提升专业能力,只不过这种事实被批评后的难过情绪包裹了。我当时特别吃惊,竟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消解自己的情绪,我被批评后总是一直陷在情绪中,从来没有理性分析过自己到底在难过什么,看来高手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相通的。

为什么“写下来”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因为当情绪产生时,理性便会退居第二位。我们都知道,人类情绪脑的力量比理智脑强大得多,所以情绪在大脑中处理的优先级远高于理性思维,但情绪脑在智能上远远落后于理智脑,它只能将遇到的事情粗糙地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所以情绪一旦极端化,它就会在模糊的“有害端”反刍那些负面事件,也就是我们说的陷在情绪力走不出来。

但是,当书写自己当前面临的负面事件,就可以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处理情绪思维优先级暂居其后,同时,书写这一行为可以激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和书写区,使我们对当前遇到的负面事件有一个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认识,所以书写可以让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的缓冲,使人慢慢地恢复理智或理性。

我在平时的每日反思中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因为无论当天遇到什么难过的事,我都会把它们写下来复盘,所以,即使没人帮助,我也能疏导情绪,而且往往还能从负面事件中产生积极的视角和看法。

《看房心胸》的作者杰米·彭尼贝克通过幸福实验也发现,运用书写来表达自己情绪的人更加健康。因此,她同样建议:一旦你的生活出现了问题,就拿出笔和纸把事情的经过、自己的感受、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写下来。过程不用修改,不用检查,更不用管语法或句式对不对,只要放手去写就好了。

同时他还强调,写下之后一定要回答自己一下两个问题。

一是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二是我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书写的意义不只是宣泄怒气,更在于找出意义,所以表达即消融,表达即清醒。无论你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想更好地解决问题,那就拿出笔纸和键盘来疗愈自己吧。


全文实录(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认知驱动》p107----10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