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的“陷阱”也不少
毕业后,搬出安全便利的宿舍,面对鱼龙混杂的租房市场,毕业生需要警惕哪些“陷阱”?
据媒体报道,以看房为名骗取“看房费”、提供虚假租房信息以骗取中介费、设置合同“霸王条款”减轻自身义务、无中介资质违规参与中介服务等租房问题,都可能成为毕业生租房时的“绊脚石”。
对此,警方提醒,要找正规房屋经纪公司,仔细查验房东的房产证、身份证等信息,没有房产证的一定要其出具购房合同。
此外,租房者一定要签署正规的《房屋租赁合同》,如遇到强迫交易等涉嫌违法犯罪情况,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积极向警方提供证据信息,切实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权益受到侵害 要怎么办?
牢固树立维权意识
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专家建议,在求职过程中,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自己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毕业生在与单位签订合同时,要与单位加强沟通,详细了解合同内容,尤其要注意区分劳动合同与实习协议的区别,仔细阅读劳动合同的内容,明确试用期条款、薪酬待遇标准及发放办法、社会保险条款等内容。一旦遇到权益被侵害的情况,要及时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
职业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不能再留有“校园思维”
高校毕业生关心的另一个话题是,步入社会后,如何更快地适应工作的节奏?职业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毕业生走入社会,最关键的是抛弃固有思维,不断地学习并完善自己。“毕业生走入社会后,80%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学习,包括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树立责任心、如何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等等。”储朝晖称,如果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留有“校园思维”,有可能会成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阻碍。
此外,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辅导员还建议,大学生在走入职场前可以多参加校内就业指导中心准备的各类课程,并积极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加深对公司及行业的了解。同时,如果有机会可以提前参加实习,以尽快适应工作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