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补了些题目,分论点)
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散文诗使的文艺电影。导演的作品既忠实还原农村质朴的原色又浪漫地虚建起田园风光,影片中无论全景还是中景近景特写,他都力求给观众展现一个自然天成的的宁静美好的世界。该片讲述了一个小伙跟着父亲成为邮政员,在送信途中父子间隔通过这一趟转折和传承性的邮递之路。这个故事关乎大自然的美,关乎父子间的爱,也关乎传承和责任。
影片中导演用色彩体现美,整部影片采用绿色为大背景和基色调 ,展示着一种大自然的清新与质朴,一种蓬勃的生命力。翠绿波澜的山峦,一望无际的层层绿油油的梯田......这些都展示着一种宁静与美好。绿色的邮路,父亲在绿色的大山里走了一辈子,影片最后儿子走上了这条路。绿色在继续延绵、邮路没有断掉。 绿,一种寓意生命色彩的颜色,欣欣相融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
父子间的情感变化,导演用了多中蒙太奇技巧来讲述 在这条路上,父子多年的隔阂被打破了,儿子也成长了许多。父亲被背着过溪水时用了心理式蒙太奇,想到了很多年前孩子骑在他肩上的幸福感,觉得自己老了,孩子长大了,感动落泪。最后一个镜头是儿子独自背着邮包踏上了那条父亲曾经走无数次的邮路 电影结尾处,儿子和母亲在家门口等父亲的场景,儿子由小时候到长大,三个不同场景,这是复现式蒙太奇,反复出现,唤起观众的深刻印象和认识。
影片中故事的背景,交代时间地点上,导演也用了不同的视听语言来描绘邮政员的质朴,艰辛,包含着对这一职业的尊重之情。父亲、儿子、狗走在山路上,是一个长镜头,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富有情怀。镜头大量使用剧中人物的视觉镜头,增加代入感,也更能传达影片的情感,在拍摄湿滑山路的同时运用了摇镜头,使电影更具诗意的同时,也表现邮政员工作的艰辛和对工作的坚守。
看似一部描述邮递员的邮递之路,却也是一部父子关系的重建之路,全篇没多少对白,就是简单的一路行走,中国的家庭关系,往往如此,父子关系简单粗糙,但却连着根。父子间的感情贯通整部电影,展现出乡村优美的风景以及淳朴的民风,父子情感的释怀,内心的责任体现在工作上的坚守。
题目:山间邮路的薪火相传
邮路上的情怀与担当
分论点:
1.自古以来,中国父子间的感情总像大山一般,寡言少语却又深刻动人,导演便通过这条绵延百里的油路,向观众展现了父与子之间深沉的爱。
2.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责任意识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老一辈的人们,他们骨子里流露出的责任与担当,在影片通过“送信员”这一职业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3.响应当今时代传承文化的主题,这部影片也蕴含着对文化的传承,尤其体现在父子间的薪火相传。
4.如果说母爱柔情似水,那么父爱则深情如山,导演通过父亲陪伴儿子走邮路,向观众展现了那份深沉无言的父爱,让观众看到了亲情的回归。
5.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总有人要守护传统,导演霍建起怀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向观众展现出邮路上责任与担当,使命与传承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