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整个网贷行业闹得沸沸扬扬的“ICP证”事件,又传来了新的剧情,不知道各位如今看懂了么?其实,要是还没有看懂也不打紧,毕竟故事太过曲折也太狗血了,要完全弄懂,还真不容易。
事情源起
关于此事件的源起,当然就是上个月网贷新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靴子落地了。作为网贷行业具有真正实操性的“首法”,《暂行办法》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诸多很为及时的正能量。当然,由于网贷行业过去长期处于放养而无拘无束的状态,《暂行办法》也给行业带来了“合规磨合期综合症”,热情而焦虑,积极拥抱而又有点无所适从……
其中《暂行办法》当中,“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这一条,就让对新规期待已久,拥抱监管十分积极的众多网贷平台,表现出来强烈的“合规磨合期综合症”。
而这一条例之所以被如此重视,当然是跟先于《暂行办法》面世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有莫大关系。《征求意见稿》当中,对于资金存管的委托人———P2P平台,就提出了包括“在工商管理部门完成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在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获得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具备完善的内部业务管理、运营操作、稽核监控和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等五项具体要求。
于是,一时间相关的各种解读就大肆充斥于网络。而正是基于“备案登记”“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这两个关键词,被认为与“备案登记”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都很符合的ICP证,开始“登场唱戏”。
此时,有不少网贷平台也就开始热衷于大肆宣传以及跟风申办ICP证,热度还真是越演越烈,以致于有办证中介居然狮子大开口叫价30万。而这个劲爆消息一出,ICP证更成了香饽饽。
曲折发展
然而,中秋假期回来,剧情开始出现反转。有媒体分析指出,网贷平台要办的不是之前所说的ICP证,而是EDI证。其原因就是因为引用了“相对权威”的有关内部人员的说法:“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应该办理的是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即EDI),而不是信息服务业务。”而且还详细地对何为EDI做了极为深度的解剖。说得似乎“头头是道”。
然而,正当不少人都以为这回可是真的时候,剧情发展还是来了个让人始料未及,当头一棒!
高潮迭起
9月28日,有媒体报道,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相关权威人士回应,P2P平台在电信部门需要办理的许可证只有一个,即《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许可证的各项业务形态中,P2P对应的确实是“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一项,但该许可并不等同于此前纷传的EDI证;此外,工信部尚未排除申请“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也即“ICP许可证”的可能性。
工信部相关权威人士还进一步指出“EDI的说法肯定是不准确的”,而此前的市场解读也存在着两个层面的误读。
第一个误读是,目前工信部尚未排除ICP许可的可能性,具体判断要等银监会下发《网络借贷备案登记指引》。第二个误读是,不能将“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等同于EDI。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EDI对应的“电子数据交换”,属于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中的一种。除了EDI,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助理业务还包括了交易处理业务、网络/电子设备数据处理等另外两项业务内容。该人士表示,P2P平台的业务形态更加倾向于其中的“交易处理业务”,而EDI一般对应的是海关、税务等处于国际标准数据格式的报表、保单业务,“跟P2P没有任何关系”。
笔者总结
就目前而言,所有平台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因为该证的申请前提是先获得当地金融监管机构新的前置审批。而监管部门还没有出台一个关于许可证的规定,都在等银监会的文件,因此办证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可能落入花冤枉钱的陷阱。不如先按照《暂行办法》里那些可以进入实操的条例,一步一步拥抱合规,例如其中的小额分散以及负面清单等,就是已经十分明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