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如老师:推荐《爱的才能启发》铃木镇一 著
要读三遍。关于教孩子音乐的相关。
二. (谢老师主讲)
铃木教学法一开始是 A 大调学起。这个和传统教学法不一致(C 大调) 。
铃木认为要从第二手型开始(人体最自然的手型) ,符合人体生理构造(手掌手指的肌肉) 。
50 年前,绝对音感标准是 438;现在是 440。美国是 442,现在我们通常使用 442。
传统教法第一堂课:把弓拉直,拉直了才能学下去。但是这个比较困难。容易消磨人的兴趣和
热情。铃木却不认为应该先拉直弓。相反,而是从短弓开始。先用四分之一的短弓(如:可口
可乐好喝的节奏型) ,在短弓的基础上,再加长,到二分之一,再到全弓。曲例: 《小星星》
同理, 音感训练。 铃木从五度音程开始训练, 然后音程越来越短。 因为五度音程识别度比较高。
同理,五线谱的学习。从一线谱开始学。
总结:学习观念——把难的事情简化,从简到难。
丽如老师:回应铃木的教学观念(把难的事情简化) 。很多老师教钢琴,假如是新曲子,老师
先示范,然后分手练习,然后双手,然后回家练。但更好的教会方法应该是:先分析曲子的特性比较类似(和弦?半音?合弦外音其实是属于哪个和弦?)
5
嘉琪老师:有些教学方法没有办法像铃木教学法那样的趣味性,而是更重视拉琴的技能,比如
强调要先学会拉全弓拉全弓。比如,学习节奏,可以加上语言节奏。从“一对一”即
一个字对一个节奏点开始, 然后加上快慢。 铃木最著名的语言节奏: 可口可乐好喝。
比如《风之歌》里面“大螃蟹”段,是跳进的音串,其实是很难拉的,这种情况,可
以使用“可口可乐好喝”的节奏型来分解练习,会非常快地掌握。
谢老师:关于语言节奏。在音乐里面找语言,在语言里面找音乐。把音乐语言化,把语言音乐
化。很多孩子天生会使用“语言节奏”。
谢老师:关于短弓和长弓:假如孩子拉长弓没困难,也不一定坚持从短弓开始。训练的方法是
把目的弄清楚,然各种训练方法可以不同,但必须反复一致的练习。
嘉琪老师:提琴树一上,是从大肌肉开始训练。而“可口可乐好喝”是在“一下”的《小星星》才
开始。长弓在音色上的要求是很难的。一上的运弓练习以及每一首曲子,是在为一
下做预备。
谢老师:短弓的两个目的:为长弓做预备;音色的训练。
钢琴上有没有相关的训练原则?
丽如老师:圣经里“撒种的比喻“。撒在好土里的种子,会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当我
们问孩子的时候, 孩子会回答, 他们希望自己是”好土“。 现在许多父母很让人伤心,
把孩子塞得太满,各种功课、各种培训。事实上,应该留些空白时间给孩子,留出
6
更多时间给孩子练琴,充分地浸泡在艺术当中,能启发孩子的能力。没有什么事情
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而艺术训练,是需要长久的耐心和反复训练,才能有收获。因
此”好土“不要乱种,不要太杂太多。家长给孩子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嘉琪老师:我对自己的孩子,一直想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是:给他们一个一辈子都感兴趣和爱
好的事情。 他们是在音乐氛围里长大的孩子, 不会变坏, 因为他们和伙伴们在一起,
练习、合奏、交流都来不及。 在生活中,会更有仪式感、 更美好地去设计、分享。
家长提问:我的孩子四岁两个月,学琴一段时间了,有点坚持不下去。家长自己也附上了很多
的代价和陪伴。每天拉琴需要很久的时间(一个小时) 。也没有办法分成多段时间
练习,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已经练过了,不想再练习了。怎么办?
家长回应:四岁的孩子能坚持做一件事情一个小时,已经是非常厉害。建议:家长不能把孩子
的练琴当成一个孩子的任务,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比如把练琴变成更好玩和快乐的
一件事情。
家长回应:建议回顾上周的课程。
丽如老师回应:放慢自己的期许。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为着孩子的一点点的进步而开心和赞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