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地铁现在成了我上班的日常。每天在地铁站拥挤的人流中穿梭、换乘。
殊不知,这条地铁二号线也不过2016年夏天才开通,郑州的第一条地铁一号线也才开了两年多。
还记得第一次坐地铁是在北京。
那是2008年国庆节,也是我第一次去北京。
那时,参加公司集体旅游,有人专门带领买票、坐地铁。
坐北京城最古老的一号线,有些破旧,站台没有防护栏,普通室内的地下铁路轨道,等车时站在月台,有一种时刻都有可能掉下去的恐惧。
还记得风靡亚洲的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里》里,全智贤女神第一次出场时就是喝醉了酒,站在没有任何防护的地铁站台晃晃悠悠马上要掉下来的样子。
第二次坐地铁是2010年初夏在香港。
那时参加一个港澳跟团游,其中有一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几个女孩子坐地铁自己去迪斯尼玩。
当时大家都是第一次来香港,但是其中两个女孩子明显旅游经验丰富,稍作研究,就顺利找到正确路线,转了几趟地铁顺利到达迪士尼乐园,还坐了迪士尼专线地铁,连窗户都是卡通造型。
由于香港地势不平,很多地铁依地势顺势而建,很多地铁都在地上,那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地铁不只都是在地下的,也有在地上运行的轨道。
后来2011年又一次去北京,第一次一个人查路线、找路人问路,坐公交、转地铁。
在北京一号、二号地铁线上经历了上班高峰期的场景,等了两趟车愣是没挤上,直到第三辆才勉强挤上。
之前,我几乎没有一个人去过不熟悉的地方,通过那次北京之行,身体一些对陌生环境的抵抗和恐惧的因子好像一下子消除殆尽,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不再害怕去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
现在,我每天坐地铁上、下班,中间还要转乘一次,坐地铁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面对着陌生、面目麻木的人群、拥挤的车厢,一成不变,偶尔也会遇见一些难忘的事情。
有一天上班坐在地铁,已经过了最聚集的商务区,地铁里的人已经下了一大半,我也终于找到一个空位置坐下来。
正低头看手机,忽然听到旁边人群一阵喧哗,抬头一看,原来是坐在我旁边不远的一位大约二十多岁的孕妇,肚子已经很大了,看上去有六七个月了,突然口吐白沫,身上、提的包上,座位上,前面的地板上自己周围离得近的几个乘客身上都溅了呕吐物。
那年轻孕妇眼睛紧闭,一动不动,没有一点反应。周围人热心的七嘴八舌的提建议”地铁紧急停运‘’,‘’还是个孕妇呢”,“千万别动她”,“打120吧”……还好一分钟后进站了,地铁门打开了,孕妇慢悠悠强撑着站起来,有人递上纸巾,她简单擦了擦嘴,缓缓走下了地铁...
看着她离去的身影,我心里一阵难过。
她应该是在周边写字楼里上班吧,稍微休息一下,可能会选择继续去上班,也可能会今天请假回家休息一下,但只要身体条件还允许,她应该还是要拖着笨重挤地铁坚持上班吧。
她也许一直上下班路上都很辛苦吧,只是今天更严重,爆发出来。莫名地心酸,为身为职业女性的辛苦和坚强。
地铁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也是一座城市生活的掠影。
每次坐地铁,看着缓缓而来和疾驰而去的地铁,都会想起很久以前徐静蕾主演的一部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地铁里汇聚了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也许只是匆匆而过,也是每天忙忙碌碌循环往复,有失意,有迷茫,它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和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路过寒冬酷暑,开往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