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混沌大学听过梁宁老师的一次课后,深受触动,原来自己理解的产品,太过于肤浅了,只是停留于用户感知的界面的定义。在听到关于银行自助取款机的案例后,才明白产品是一个完整的商业逻辑,从前端界面到后端运营、以及所有的服务、供应链和人员管理都是产品需要考虑的。一下子,对产品经理,很感兴趣。
听到梁宁老师要开《真需求》课程和线下签售,果断的奔赴现场。一次次,感受到灵魂的追击,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人,是认知的不同,将人与人拉开了差距。书中的案例,都写的非常的深动,梁宁老师是接地气的,她说很多事情她都是前排吃瓜的,那些很成功的人,她都有机会和他们一起的,可是,并没有发生。因为当时,即使是在一起喝茶,于她而言,也只是喝茶;他们在下的棋,于她虽是旁观,却是局外。机会在面前时,能够敏锐的察觉,是需要开天眼的。而这,离不来持续的学习,认知的提升。
说到学习,梁宁老师的灵魂追问,让我一次次在学习时,反思自己。现在,是在什么阶段的学习,应试教育背答案?还是有个样板,自己参考?还是什么都没有,我来创造。这是不一样的,学习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书中,有几个观念,非常的打动我。
一个是关于价值和需求,价值和需求是一体两面的,有需求,才有所谓价值。
领导共识的能力是最大的领导力,一个人的态度就是他的利益,而利益就是他的态度。能帮到的人,才能算是自己的人脉。在共识达成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场景,多人设、舍身处理的考虑别人的利益,一件事情能做成,是因为有共同利益,能做的更快,是因为有更多支持的人。利他是不变的真理。
关于执行力,也是让我深为触动的,有些人知道,但是做不到,所以依然没有结果。执行力就是要颗粒度细化,生命的燃烧。模式是这个钱从哪里来,从终端客户,公司,还是政府,投资人,市场?这些都是产品能成功的底层逻辑。第一性原理是难得,人们习惯了参考别人,而不是从本质需求上分析问题。
书中有很多例子,都很细致,就像历史就在眼前。诺基亚的成也塞班,拜也塞班;脑白金的步步为营,深抓客户心理;瑞幸咖啡的市场策略,最小模型验证,到泡沫熄灭和重生;可口可乐的极致落地,利益触点;乔布斯的伟大,产品创新,think different,改变整个时代。。。海底捞的极致服务,员工的自我成就和公司的目标融合。hao321和搜狐。。。这是一整个时代的演变。每一个案例看完,都值得合上,再回味。
一切一切的本质和原点,都是那个发心。真需求,是自我实现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完美融合,一切让世界更美好的,都会留下来。最终走到每个人的心理,最简单的,必定最受欢迎。希望自己也能知道我自己内心的真需求,与每天做的事情一致,知行合一莫过于此,我想,这最终,也必定是不负此生的。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