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个字的结构就是两个互相支撑的笔画,所以尽管科技再发达,人都是一种“群居动物”,不可能一生独来独往不与同类交流,也不可能单打独斗获得成功。
那么最好的结局,就是实现一种“众乐乐”的共赢状态。那该怎么做才能实现呢?
1,拆解心墙——播种期:接受别人的不同
每个人的生命从相似的赤子开始,但是在不同的经历、阅历的洗刷和打磨下,最终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发现别人跟自己有什么摩擦,就瞬间树起敌意。心墙一拆,胸襟立刻宽阔,视野瞬间广阔,会发现原本一个很讨厌的人,其实也有着之前没注意过的闪光点。这就为实现共赢提供了可能性。
2,搭建心桥——呵护期:感受别人的感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一个人若是只想索取而从不付出,看到想学习的对象就如获至宝一般扑过去请教,这无疑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是不会被人喜欢的。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就要先怎么样去对待别人。
在共赢之前,先共情。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事情想想如果换是他,会有什么感受,可能也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这其实就是一个默默耕耘的过程。
3,主动过桥——收获期:展示自己的诚意
这时候可以问问自己,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呢?先忘记自己,多做功课了解别人,如果在自己能做到而恰好对方又需要的领域,能提供充分的帮助,必然也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或者即使没有这么恰好,只要有付出的诚意,别人是能看在眼里的。这就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播种、呵护、收获三步走,希望我们以后在生活中都能够有意识运用,并且能走向巅峰,实现“众乐乐”的共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