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越长大,才发现小的时候不知道的事情可多着呢。
上个周末回了一趟家,难得的一次和奶奶聊天聊了两个多小时,并且不像以前那样最后都以意见不合而不欢而散。她跟我说了很多事情,我也试图去问她很多事情。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她那个年代的婚姻大概都是什么样的。
奶奶说她和爷爷是通过媒婆,拿着生辰八字定下来的。媒婆拿到生辰八字在两家说亲,彼时两人还没见面,纯属不知道对方长啥样的陌生人。听说奶奶第一次让跟爷爷见面的时候是在庙里,媒婆站在身边,用手指远远的指了一下:你看到了吗?那个年轻小伙子就是你要嫁的人呢。但是奶奶眼拙,再加上庙里人多,进进出出的,都不知道媒婆指的是谁。这是两人第一次的见面,在奶奶的印象里,直到出嫁到婆家的那一天,她都不知道自己丈夫长什么样子。那时候匆匆一瞥,就回家把亲事定了下来。但是奶奶说,真正嫁娶的日子是在三四年以后,那个时候她还以为跟爷爷没戏了。
因为爷爷不在了,我无法问清楚当时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是三四年以后?在庙里的时候爷爷你是不是也见着了奶奶?还是说在后来你妈妈再重新找了媒婆再跟别人合生辰八字,但是最后发现,还是跟奶奶的生辰八字最合?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想罢了。缘分这东西,该来的总会来。
但是刚过门的奶奶日子并不好过。奶奶说,家婆对她不好,刚过门的第二天就让她去倒夜香,为此两人还大吵了一架。在后来的日子里,甚是过得艰苦,家里天天就让吃头菜(晒干的菜。以前家里都会把芥菜之类的菜晒干,以备不时之需)。奶奶有了孩子以后,家婆也不管。有一次有一个孩子生病了,她也不管不顾的,最后因各种原因,奶奶也放弃了这个孩子。无法想象奶奶的痛心,其实我也不会想得明白,我不会明白奶奶是不是能做点什么,或者这样说为什么不自己做点什么呢?
爷爷年轻的时候是做炊事的。这也是我现在才得知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爷爷对我最好了,可以这样说,如果我没忘记自己是个女孩,得会撒娇,那全部功劳都归于爷爷,是爷爷让我学会撒娇的。想起一句歌词: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只是爷爷对于我而言,那都是记忆中的爷爷了。小的时候,在妈妈不疼我的时候爷爷疼我,在生病没人带我去看医生的时候是爷爷陪我,在我想着吃小铺的零食的时候,我就冲着爷爷撒娇,爷爷就给我买吃的。那些日子,是一毛钱可以买到各种吃的时候。但那个时候,我上小学,并不清楚爷爷是干什么的,也许爷爷在那个时候也不干什么活了吧,也许是我年纪小,并不关心爷爷的工作辛不辛苦之类的。
我问奶奶,爷爷对你好吗?奶奶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简单的说了句:好还是不好啊。接着奶奶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情。她说,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和一嫂子(化名)一起去山里砍柴了,尽管一嫂子动作慢吞吞的,但是她愿意等。
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爷爷,爷爷在小堂做炊事,但也不常有,后来还去过离家十几公里的地方小厂做炊事,家里十几口人等着开饭,迫于生活,必须到山里砍些柴拿到市场上卖了换钱补贴家用。有一次,奶奶喊上爷爷还有一嫂子一起到山里砍柴。回来的时候因为一嫂子实在太慢,白天出去,要回的时候都快要天黑了,爷爷当然不愿意等,捆绑好柴之后就早早的回家了。山里只剩一嫂子和奶奶。在回家的路上,奶奶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下,掉进了一个两米多高的深潭里。
听得到这里吓了我一跳。我赶紧问:奶奶,你会游水?奶奶淡定的说,她坐在了石头上,并没有水,只是那会她是一动也动不了。幸好有一嫂子在,把她给救了上来。然后奶奶抱怨说:得亏有一嫂子,哪像你爷爷,自己弄好了以后,就自己走掉了,等也不等我们。
奶奶说:你爷爷对自己好有什么用,有这样的家婆,生活愣是过得很凄惨(这是我把奶奶的话翻译过来的)。
我说:我爸有这么多兄弟姐妹,是不是大伯父随你,我爸随爷爷······
跟奶奶对话的这两个小时里,我知道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也才知道爷爷到底是为什么离开了我们。
生活就是这样,在当下的时候没法拎得清,再想起当初,你会发现当下所看到的事实也许并非就是实情。
而奶奶和爷爷的婚姻让我对婚姻多了一层思考,也许你身边的那个人还没来到你身边,但是也急不来,所以,顺其自然。就像这些天播出的《欢乐颂2》里的安迪一样,她跟魏渭最后没能在一起,但是她也不会就此真的自己孤身过一辈子,她还有小包总,缘来,是你,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