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丁谓建宫》有感,论做事方法

北宋真宗年间,皇宫失火被毁。修建工程庞大限期又短,众多官员束手无策,于是这项工程交由大臣丁谓负责,丁谓是北宋五鬼之一,成语“溜须拍马”的主人,可谓是大奸臣!但大奸之人必有其大智慧之处。丁谓组织人员在街道上挖沟取土烧砖制瓦,不久挖出一条巨渠,于是引汴水入渠,运送建筑材料的木船、竹筏便能来往其中,直接运送到宫门口。皇宫修建完,将废弃的破砖碎瓦等填入渠中,又重新变为街道,一举三得,节省费用钱以亿万计,故事被后人所称赞。

材料出自沈括的《梦溪笔谈》,从丁谓建宫的故事中我们应该学到什么呢?是工作的效率。

先列一张修建宫殿的任务耗时清单:

1、工程材料的制作。砖、瓦、木材、石块的制作,除非工艺的改进很难节省时间。

2、材料的运送。距离和运输能力很关键,当然材料越近越节省时间,至于运输能力,陆运耗费的人力和每次的运货量比水运差了一大截。

3、建筑材料的清理。将废弃材料运往城外有距离,需要一定时间。

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只能从距离和运输能力下功夫。为什么丁谓会成为成功呢?原先工程预计十五年,结果只用了七年便完工,深得皇帝赏识。一者要佩服丁谓的才华和魄力,在当时,其才华被认为可以和韩愈、柳宗元等人匹敌,还有丁谓巧渡黄河、安抚边民等,足见其处事之魄力。二者是皇帝在背后的支持,挖街成渠,必然会影响到百姓出行和生活,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自然无人敢出来反对。

启示:在工作中要抓住短板,像“水桶效应”一样,只有短板提升了,才能装下更多的水。

工作中短板减少了,工作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原文: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诸道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